下载此文档

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大庆市环境保护局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及意义2006-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替代产业发展的着力推进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全面建设,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的前提下又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编制和实施大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对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我市构筑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保障我市的环境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全面建设和谐大庆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黑龙江省环保局的统一布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为了巩固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保证“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编制我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是十分必要和势在必行的。二、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规划[2004]79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2、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3]115号《关于启动“十一五”环保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通知》3、黑龙江省环保局关于做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4、大庆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5、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6、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7、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2021年远景目标编制大纲。8、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三、规划的时限和组织实施1、环境保护计划和规划时限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现状基准年为2004年,“十一五”规划时限为2006年-2010年。2、规划的组织实施本规划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政府负责本地区规划目标的实施,并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规划目标的实施,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各综合部门负责将规划目标纳入其年度计划,并积极争取国内投资、贷款、有关优惠政策及国外贷款、赠款。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规划目标的实施。四、规划原则1、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抓好一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建设,集中力量解决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环境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合理配置、注重实效、分区推进。5、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谁破坏、谁恢复、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大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投资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工业污染防治投入力度。五、规划的指标体系根据大庆市的地域特点、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本规划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质量指标包括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水、气、固体废物排放指标及其污染治理指标,噪声污染治理指标等。3、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包括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指标。4、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包括集中供热、烟尘控制区、机动车尾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等指标。5、环境管理能力指标包括环境管理机构队伍,法规体系建设,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等指标。第二章全市环境形势分析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于“十五”初期完成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目标,并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全面实施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工业污染企业排放达标,以及重点区域(断面)环境质量达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环境质量,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一)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全面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大于8%的情况下,2005年全市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国家的要求取缔、关停、淘汰了一大批污染严重、没有治理前景,以及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的“十五小”企业和新五小企业,通过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预防了一批污染重、效益低的引资项目落户我市,有效地消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市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全部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实现了大气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和地表水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加快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步伐。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划区轮牧等措施,加强“三化”草原治理力度。对油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提上议事日程,重点实施了油田区草原植被恢复工程、西部风口生态林建设工程等。自然保护区

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zw466
  • 文件大小129 KB
  • 时间2019-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