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帝王理想的破灭.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寻找理想的帝王———解读《三国演义》中三位帝王形象的意蕴【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家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作者罗贯中的思想就不同,塑造了刘备、曹操、孙权三位帝王的形象,寄予罗贯中寻找理想帝王的梦想。【关键词】《三国演义》思想理想的帝王刘备孙权曹操《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流传几百年而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其以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三国鼎立的史实为依据,采取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幅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着力刻画的刘备、孙权、曹操这三大帝王,跌宕起伏、动人心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寄托作者人生理想———寻找理想的帝王。《三国演义》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拥护刘蜀唾弃曹魏。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实际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败的最早,且在三国当中力量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变的。虽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我们先来分析曹操的形象意义。曹操,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是这样说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出身于宦官家庭,汉末天下大乱之际登上政治舞台。他既有对战乱带给人民灾难的悲哀和由此产生的平定天下的愿望,也有为实现政治理想要延揽英才的思想(“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经过19年,将江北混乱局面扭转过来,实现中国大半个版图的统一。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对其做了充分的肯定和正面描述。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则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形象与历史人物之间存在差别是很自然的。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能够与诸葛亮的描绘相提并论的大概就是曹操了。同样的用笔最多,写的最精心,艺术感染力最强。而且一反一正,相映成辉,形成特有的美感。小说中,作者处理曹操出场就直接引用了裴注《曹瞒传》文辞来介绍曹操的身世和经历,接着引出许诏的评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毛宗岗有云:“二语定评。”作者首先定下了塑造曹操的基调,既是“能臣”又是“奸雄”。其奸应是能臣之奸,其能又是奸雄之能,奸与能达到了和谐统一,产生一个活灵活现的曹操。罗贯中在刻画曹操这个封建时代领袖人物的过程中,注意到其领导素养的多面性、复杂性,有意识地突出了其“奸”的一面。他有许多残暴不仁的表现,杀吕伯奢全家;为报父仇提大军杀戮徐州;杀死华佗。《三国演义》中曹操杀人不少于几十次。同时曹操还有阴险狡诈的行为,小时假装中风诬告叔父,离间父亲与叔父之间的关系;杀王垕以稳定军心。特别是对待张辽,遇到其不肯投降并泼口大骂被激怒,亲自拔剑,在刘备和关羽的劝阻下,他立刻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迎之上坐。”感情变化

帝王理想的破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