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应用规范研究
沈芸芸/肖珑/冯英
2012-9-29 20:15:56 来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京)2010年12期
【英文标题】On Metadata Application Rules
【作者简介】沈芸芸肖珑冯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1 E-mail:yyshen@ lib. pku. edu. cn
【内容提要】从研究元数据应用与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关系入手,引出元数据应用与设计的一般原则,探讨并构建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应用体系模型——元数据核心集、元数据基本结构(包括扩展规则)及应用纲要,同时对元数据开放机制的建立以及元数据应用的一般流程给出建议,为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元数据应用规范。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build the general metadata application rules for Chinese digital library. It aims at solving the applications of metadata in Chinese digital library, developing a series of related metadata standards, criteria and platform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cribing, organizing, managing, serving and preserving the Chinese digital objects. It also gives the metadata 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framework, the metadata open and interoperability mechanism, and the metadata application workflows, based on the work of DCMI as well as the other international leading metadata projects. The authors are trying to find the best practice of metadata application for developing digital library in China.
【
关键词】元数据应用/应用规范/应用纲要/数字图书馆Metadata application/Application rules/Application profile/Digital library
1 引言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元数据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元数据标准作为数字图书馆所采用的信息描述方法,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描述、组织、管理、保存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元数据标准在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具体应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元数据应用。元数据应用与信息资源生命周期息息相关,而元数据也是一个包含了描述元数据、管理元数据、服务元数据、保存元数据以及元元数据等在内的体系,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确切地说在信息资源生命周期中,元数据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保证根据该规范研制和应用的各类元数据标准在数据结构、格式、语义语法等方面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支持今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与其他系统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和数据共享。
目前,国内外的元数据应用规范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式:
(1)建立元数据标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纲要,以DC的“图书馆应用纲要”(DC-Lib)[1]、DC的“教育应用纲要”(DC-Education)[2]为代表。
(2)在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建立元数据应用框架或规范。在国外,如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ational Science Digital Library, NSDL)[3]建立了元数据格式的基本框架;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项目(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4]对元数据的定义、结构、编码、检索、保存等都进行了说明。国内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提出《中文元数据标准框架》[5]并在此框架下制定《古籍元数据标准》、《拓片元数据标准》等;清华大学
“建筑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元数据方案以及“数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的保存元数据方案;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中的《专门元数据规范设计指南》[6]以及根据该指南建立的核心元数据与一系列专门元数据规范等。但是,由于数字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目前
元数据应用规范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