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陶渊明
成员:詹阿喜柯铭杰潘育姗林宸枢刘达刘佳恒
主讲:初二六班高恬组长:李逸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穷困也不肯屈事权贵的精神在当时就已为人称道。唐代诗人高适不愿拜迎长官,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都与陶渊明精神一脉相承。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的田园诗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他把田园看成是人生的安命之所,看成是一种与黑暗现实,浑浊官场完全对立的理想境界,因而他竭力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化,使田园精神与自我精神融合为一。
陶渊明的诗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特别强调劳动对人生,对自己坚持隐居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不再追慕名利,依赖官府供给的士大夫,他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虽然他的劳动成果并不能养活自己,但他却自得其乐,他的这个特点成就了许多著名诗人,把他们引向田园生活,如苏轼等。
当然,除了诗歌,陶渊明在辞赋与散文方面也创造出了高出时辈的成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归去来兮辞》,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对此推崇备至,他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这篇文章影响之深远。
作品特点:
一·陶渊明作品的平淡自然是一种美,而且是不易达到的一种境界。
二·陶渊明的诗还常常带有一种理趣,把人们引向深沉而高远的境界。
三·陶渊明还善于捕捉能表现自我个性的景观增强诗的内涵。如孤松,秋菊,白云,归鸟等。这些东西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陶渊明的辞赋,散文和诗歌都追求真淳朴实,与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恰恰相反,而复归于自然。这正是陶渊明特立不群的人格的真实写照。这也影响了后世诗人豪放超迈的性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有很深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他的诗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常常会有一些自己的对生命的理解。形影神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三种境界,也是三种不同的生命观。其中神是自然体道的生命观,是陶渊明生命理想之所在,也是他的诗魂之所在。陶渊明在田园诗中将生活境界提升到生命境界,在生活境界中渗透强烈的生命意识。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及韦应物,柳宗元都是田园山水诗的优秀继作者,世称山水田园诗派。陶渊明的贡献就在于经过他的发掘,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田园生活的确有着世俗所没有的那种特殊的美感,并继续致力于对这一领域的开掘。陶渊明在艺术创作上的巨大成功也是他历代影响不衰的重要原因。许多著名诗人都以陶渊明创造的艺术境界为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杜甫,陆游等,都对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有着不同的憧憬。
秋丛绕舍似陶家(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