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贸易理论1【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理论是如何演化的,尤其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过程,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理解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解即应用,教学难点为贸易获利分析。:确定各国的贸易类型决定国际交换比价,而国际交换比价和交易量又确定各个交易国的贸易利益分配。自由贸易理论汉密尔顿、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4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177651、背景知识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AdamSmith(1723-1790)62、基本概念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73、基本观点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促进财富的增加。理由是:一是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分工可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从而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三是分工可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变工具和发明机械。8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94、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为了进一步理解“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10
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