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作者:不爱芋头的芋头条 01 F没有出生在一个有着强硬背景的家庭,她上了大学以后便开始立志要读研,去更好的学校,过更好的生活。于是她从大一开始便积极准备有关考研的一切事宜,在基础课程与专业知识方面她学得比宿舍任何一个人都刻苦,每天早出晚归,特别是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深夜了还在挑灯夜读。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她肯定会考上,但偏偏,已经过了初试的她,止步在了复试的面试这一步。 F觉得无比郁闷,我们也都用“名校的面试都是有本校保护的,其实外校,很正常嘛”这样的话来安慰她。但我隐约觉得是她自身的问题,名校再保护本校生,每年也会有外校的学生考上。不过,由于F素来与我们不是太过熟识,我也没有多说什么。直到快毕业的某一天,机缘巧合,F跟我聊了起来。她说从小到大,自己都在很努力地读书,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但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除了考试,她做什么都不够顺利,大一在学生会的工作也是草草收场。她说其实自己压力一直很大,家里还有个才上小学的弟弟,自己要努力读书,以后带着弟弟一起发展。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是一个如此平凡的人,总是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多嘴说什么的人,总觉得每个人都各有命数,但是作为舍友,我还是宽慰了她一会儿。最后实在没有什么话好说了,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我觉得现在小学生,多读点课外书还是不错的,我们那会子二三年级都喜欢看皮皮鲁之类的,你可以买点给你弟弟看看。”她愣了一会了,呆呆地问我,“皮皮鲁是什么?”我有些惊讶,几乎脱口而出“难道你小时候都没看过吗?”但是想想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不知道也很正常,于是我仅表达了我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系列书挺能开拓个人思维的,还不错,你可以推荐给你弟弟看,估计男孩子会喜欢的。”她立刻接了一句,“我弟弟才不看这些杂书呢,他只看学校里老师列的名著一百篇。”表情里还有一丝骄傲,我又问她名著一百篇里面有些什么,她想了想,“就是《小王子》啊《名人传》什么的。”我觉得有点可笑,一个二三年级的小孩,怎么可能看得懂这些。再一问,她小时候连这些书都没看过,看过最多的就是学校里的语文课本。我终于没忍住,问了她一个问题,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她有着远大的理想与刻苦的精神,可是依然在名校的选拔中败北而归。在最后的面试中,有个老师随口问了一句,大概意思是能不能评价一下当今的厚黑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她当时就愣住了,说我从来都没听过这个词。后来老师又问了几个跟专业课知识没什么关系的问题,她连回忆起来都很困难了,还一脸愤懑地对我讲,“好好的面试,净问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故意刁难我呢吧!”我无言,抛开故意刁难这一说,她读的书的确是太少了,少到可怜却不自知,才是最大的悲剧。 02 前阵子,杨绛先生的逝世引发了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刷屏。不管是不是杨绛先生写过说过的话都冒了出来,每一个人都在点着蜡烛说着各种哀悼与缅怀的语句,仿佛自己已然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每一本书,读懂了先生的每一句话,下一秒就可以过一个跟先生一样的人生了似的。朋友L对此总是各种不屑,“恐怕在这天以前,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称呼一位女性为先生。”的确,就在消息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人问我“钱钟书是谁?”下一秒就在朋友圈里面发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先生走好!”之类的话。朋友圈里的一些人,有事没事喜欢拿这些热点新闻出来标榜自己的学识广博与情感深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