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XX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调研报告.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XX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被批准或者决定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XX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调研报告1】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将于9月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报告。为配合该项工作,8月24-31日,市人大常委会武勇副主任带领调研组,对我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书面汇报,以及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的书面介绍,并深入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等地,分别听取了3个县(区)政府的工作汇报,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的意见,并实地查看了部分司法所、社区、派出所,查阅了相关台帐资料,察看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其余各县(市、区)由当地人大常委会采取自查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从调研情况看,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规定,紧紧围绕工作大局,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三项工作,为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南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XX以来,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364人,在矫2347人,重新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没有出现脱漏管现象。(一)强化社区矫正的保障工作。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逐级建立了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市设立了8个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和10个心理矫治中心,在村居(社区)成立了社区矫正小组,从而形成了纵向党政机关直接领导、横向成员单位共同协作的社区矫正工作组织体系。加强队伍保障。《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行后,市、县两级都分别在司法局设立了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科(股),共配备了22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社区矫正专门机构,并为全市139个乡镇(街道)司法所配备了1名以上的司法助理员。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了171名社区矫正司法协理员,有效缓解了社区矫正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强经费保障。市县两级均按规定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其中,市本级每年预算5万元,县级按矫正人员年人均700-1000元(武夷山市年人均2500元)预算。XX年以来市财政共下达基层司法所建设资金605万元,全市司法所业务用房基本建成,统一规范设置了社区矫正宣告室,完善了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34辆社区矫正执法车全部投入使用。(二)强化社区矫正的惩戒作用。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各级都能准确把握其刑罚的实质,加强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惩戒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下发了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管理办法、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变更管辖争议处理办法、社区矫正重大事项报告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矫正对象的接收、日常管理、迁居、请销假、解矫等事项,完善了定期排查、跟踪管理、重点对象管理、信息通报、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管理监督的配套工作制度。加强信息管理。制定了《南平市社区矫正档案整理办法》、《南平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管理评分标准》,通过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及时记录矫正人员监管过程形成的个人基本情况报告、走访记录、教育学习、社区服务、请销假、考核、解矫等个人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将相应信息录入到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力度。认真做好社区矫正适用前社会调查评估、接收、宣告、请销假审批、奖惩等环节,细化报告、核查、走访等日常管理要求。实施分类管理,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类型、矫正期限、认罪悔罪态度、日常表现等情况,按照宽管、普管、严管三个级别进行管理。突出管理重点,加强行政司法部门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联动,严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参与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三)强化社区矫正的改造功能。各级各部门都能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尽快顺利回归社会。加强道德法制教育。针对不同社区服刑人员制定个性矫正方案,因人施教,加强思想、法制和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读报讲报、集中训诫等方式,增强教育效果。同时,认真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等手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加强社会适应性帮扶。通过司法行政部门与民政

XX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ngqvk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