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周恩来党性之光》心得周恩来是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世界伟人。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特殊的爱戴。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专题片《周恩来党性之光》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专题片《周恩来党性之光》心得1】在周总理的身上,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周恩来就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典范,我们应当将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作为红线贯穿始终。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我们要把周恩来精神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主动在思想和行动上向其看齐,切实把周恩来精神的价值力量转化为个人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做人正己,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一身正气。一是学习他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党员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政治修养。周恩来的一生就是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一生。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东渡日本,西赴欧洲,寻求救国真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周恩来在思想上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飞跃,他郑重声明:“我认的主义是一定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扬奔走”,为了“共产花开”、“赤色的旗儿飞扬”,宁愿牺牲一切。此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还是新中国建设中遭遇的重重困难,都没有改变他对信仰、对理想、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从不动摇。”学习弘扬周恩来的无限忠诚精神,就是要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坚定政治立场,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二是学习他勤政敬业、无私奉献。周恩来总理始终把为人民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像头牛一样,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他注重实际、躬行实践;谦虚谨慎、勤政敬业;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高度负责。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但他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周恩来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恩来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今天我们学习周恩来总理,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就是要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三是学习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周恩来是党内公认的最勇于对错误承担责任,最勇于自我批评和最严格解剖自己的胸怀坦荡的领导人。他对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从不强调客观原因;对自己领导的工作,出了问题总是自己承担责任,决不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行政处和保卫部的同志
专题片《周恩来党性之光》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