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朝三大名将.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武将下场都不好,要么不得善终,要么晚景凄凉。赵国大将廉颇,军功很大,赵悼襄王继位后,不被信任,他只好逃到魏国,这时秦国猛烈攻打赵国,赵王想起用廉颇,却被廉颇的仇人郭开从中破坏,赵王认为廉颇老了,不叫廉颇回赵之战大败赵国,坑杀降卒四十万,后来,秦王让白起再去指挥攻打赵国的军队,白起爱护自己百战百胜的声誉,坚决不去,秦王大怒,撤销白起的职务,命令白起到西部边境,白起因病拖延了三个月,秦王下令白起自杀,白起死前忏悔,认为坑杀赵国降卒是自己的死因。西汉韩信,韩信军事天分极高,功高盖主,刘邦对他既敬畏又担心,因为担心才把韩信从楚王降格为淮阴侯,后来韩信受诬告被吕后杀死,刘邦对韩信的死感到高兴并且怜惜。魏国大将邓艾、钟会,共同灭蜀,邓艾攻下成都,接受了刘禅的投降,钟会忌妒钟会的功劳,诬陷邓艾,把邓囚禁起来,钟会自己却想造反,最后,钟会被乱兵所杀,邓艾也被冤杀,邓艾冤案到西晋才被平反。南宋岳飞,一心恢复中原,投降怕死的宋高宗、秦桧百般阻挠岳飞北伐,以“莫须有”的名义杀害岳飞。明朝开国武将,基本上被朱元璋杀害,这一方面与部分武将不守法有关,另一方面与朱元璋有关,他指定的继承人建文帝年龄太小,为保证政权稳定而诛杀功臣;抗击倭寇的戚继光,退职回家后,生活穷迫,以致没钱治病,病逝后,皇帝仅给一般抚恤,当时人就深感不平,到戚继光去世后三十多年,朝廷才给他“武毅”的谥号。。浩学历史网    廉颇被诬陷,韩信被冤枉,邓艾被忌妒,岳飞被陷害,戚继光被遗忘,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和兵权有关,兵权和政权息息相关,自陈胜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政权可以通过武力取得,皇帝对兵权更加重视,手握兵权的将领,稍有不如意,就会受到惩处。然而,在唐朝却出现了一些名将,他们不仅自始至终得到皇帝的信任,掌握兵权,功勋卓越,而且位极人臣,长寿多福,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初期的李靖、李,中期的郭子仪。    李靖本是隋臣,后入唐,在平定江南过程中,独挡一面,先消灭割据湖北一带的后梁,再南下,连取九十六州,直到岭南,回师消灭在江苏一带叛乱的辅公,至此,平定江南结束。贞观三年(629),李靖作为主帅,出征东突厥,先率军三千,孤军深入突厥腹地,俘获隋炀帝萧皇后,突厥颉利可汗仓皇逃走,后率军与突厥大战,俘获十几万,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解除北方边患,洗刷了唐高祖与太宗向突厥屈尊的耻辱,举朝欢喜,在庆功宴上,高祖弹琵琶,太宗起舞。贞观八年(634),年逾花甲、身患足疾的李靖率军征讨入侵的吐谷浑,深入吐谷浑境内二千余里,吐谷浑可汗被杀,余众投降,平定西北边患。太宗时期李靖被任命为右仆射,相当于宰相,封为卫国公,图形于凌烟阁,贞观二十三年(649)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建立的坟墓形同燕然山、积石山,彰显他灭东突厥、破吐谷浑的军功。    李原名徐世,唐高祖赐姓李,后避太宗讳,名字变成李,他本来是李密的部下,后入唐,参与平定天下,在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过程中,因军功位居众将之首,和秦王李世民一起身披黄金甲,向太庙告捷。贞观三年(629),李和李靖一道出兵,攻灭东突厥,俘获五万多人。贞观十五年(641),薛延陀入侵,李率军反击,最后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多,大获全胜。太宗时期,李随征高丽,未果,高宗乾封元年(666),李再次率军征讨高丽,后包围平壤,接受高丽王

唐朝三大名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1-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