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莲田养鱼.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莲田养鱼      (一)莲田养鱼的科学依据      、鱼间作或轮作,这是一种“以莲为主,莲鱼结合,以鱼促莲”的综合经营方式。莲田水体大,蓄水期长,养鱼条件比稻田优越。莲田养鱼,可充分利用莲田水、土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立体生产,以达到莲鱼双丰收之目的,并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莲田养鱼的生态原理是:养鱼莲田的生态环境适合鱼类正常生长发育和摄食等活动,又使莲田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变害为利,以废补缺,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损失,从而提高整个莲田的生物生产力,使单一生产莲藕的莲田既产莲藕,又产鱼类,达到莲鱼双丰收的目的。      (主要是莲、鱼、杂草、底栖生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组分(生境)组成的物质——功能的一体。其中群落与生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莲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是全封闭式的,而是与外系统有所交流,比如投入的鱼苗、鱼种、肥料、饵料以及进入田内的各种生物(主要是昆虫、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生物)和非生物(主要是随水流入的有机物、营养盐类等),都是从其他生态系统进入的各种物质,它们参与了莲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作为能源。莲田中除生产出莲藕和鱼类等产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物质以生物(主要是昆虫、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生物)或非生物(随水流出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等)形式流走。此外,在土表和水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还与大气进行着交换。能量和物质在群落中的传递情况是极为复杂的。莲田生态系统水体内部生物生产的过程,首先是从日光能通过浮游植物或高等植物(莲和杂草)进行初级生产;杂草被食草动物(主要是草鱼)摄食,浮游植物被植食性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消耗进行次级生产;次级生产的生物体又被动食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消耗进行第三级生产;摄食底栖动物和昆虫的鱼类为第四级生产;各类生物的尸体或排泄物被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分解,使有机物又变为无机物溶解于水中,形成营养元素,被植物吸收,如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莲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      (二)莲田养鱼的优点      ,提高经济效益莲田中鱼类天然食料比较丰富,养鱼后鱼可充分利用这些天然食料。如果再辅以人工投饵,在短时期内就可获得较高的鱼产量。莲田养鱼不仅能改善生活,活跃市场,而且还相应地增加生产者的经济收入。莲田养鱼若能放养大规格鱼种,并进行人工投饵,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成鱼50~100千克,其收入相当于每667平方米增加25~50千克干壳莲的产值。      ,不占用现有养鱼水面,生产成本低,并能就地育种,就地放养,方便生产,方便群众。养鱼莲田,一般每667平方米产体长15厘米左右的鱼种1000~1500尾。这不仅有助于集体单位养鱼,同时也适于一般农村家庭养鱼,改变过去鱼种靠外地、品种不对路、规格质量差、价格不合理等现象。莲田生态条件好,鱼的密度较稀,活动范围大,天然食料比较充足,而且盛暑时莲叶遮荫可避免水温过高而抑制鱼的生长,所以鱼种生长快,特别是草鱼的发病率较低。      ,一般可使莲子增产5%~10%。鱼使莲子增产的原因是:①鱼可吃掉与莲争肥的杂草,这样一方面

莲田养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88 KB
  • 时间2019-01-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