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学方案表填表日期2016年2月21日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学期2012-13学年度,下学期专业、年级2015级药学A班人数63学分5周学时5总学时90主讲教师黎星术,王洪根所在系药学院辅导教师上课、答疑时间、地点上课:周一1-2节A-207,周三3-5节A-207习题课:周三第5节联系电话E-mail:020-******@:1、命名与物理性质:掌握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结构对物理性质影响的规律;懂得利用物理性质鉴别、分离化合物。2、结构与立体化学:全面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正确区分构型与构象的概念。充分认识手性及手性分子。掌握旋光异构体的R、S和D、L构型定位规则。3、化学性质:掌握重要官能团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典型化学性质,并懂得结构与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熟悉取代、加成、消除、缩合、氧化与还原、亲核与亲电等基本反应类型。懂得游离基、亲电加成与取代、亲核加成与取代、以及消去等反应的基本反应历程。能够运用有机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比较不同的反应物及试剂的反应活性差异。4、合成与转化:能运用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特点设计简单的合成路线,实现官能团的转化或指定化合物的合成。5、分析鉴定:熟悉重要化合物的鉴别反应,能利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结合波谱数据分析鉴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的原理,初步掌握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特征。6、重要生命体组成物质:了解脂、糖、氨基酸与蛋白质、核酸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基本性质。初步了解这些重要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教科书及主要参考书:(1为教材,2-5为参考书)古练权、汪波、黄志纾编《有机化学》(新编),讲义版。刑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基础有机化学》上、下,第二版,hemistry,3rdedition,,PrenticeHall,hemistry,2ndedition,,Jones&Bartlett,hemistry,6thedition,JohnMcMurry,ThomsonBrooks/Cole,2004成绩评分原则:理论课: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测验、讨论及考勤)---20%。教改设想: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欢迎同学们堂上、堂下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建议。2、本课程的作业将在习题课中以小测验的形式进行,以便及时检查学生对近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测验后讲解试题,使同学们印象深刻。这样可避免严重抄袭作业的不良现象,达到了提高同学们学习效率和自觉学习的目的。但要求同学们课后认真总结和练习。3、每章作必要的总结(要求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基本由学生自行完成),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有机化学,是本课程追求的另一目标。因此课堂上教师除重点讲授必须掌握的内容外,将穿插介绍有机化学领域及相关的近期进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周次日期教学进度(包括课程进度、各种教学环节安排)第一周22/2-24/2绪论(2学时)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3学时)第二周29/2-2/3第
有机化学-中山大学药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