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名人读书的方法.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外名人读书的方法中外名人读书的方法有哪些呢?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毛主席是一位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伟人。他的博学与精读,有四大特点: 1、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典籍。主席学贯中西,读书无数,所保存下来的藏书近10万册,其中很多书籍都留下批注和圈画。青年时代,毛主席有读尽世间书的雄心壮志,但受限于时间,于是提出变通法子:“择书”。22岁时,他还是一个师范生,便在汗牛充栋的国学著述中,选出77种经、史、子、集,加以研读。 2、真读、真学、真思考、真实践。相同题材的书,主席习惯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读。例如,他读美国历史书时,就有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读《楚辞》时,曾拿十几种版本对照读。同时,主席很注重讨论式阅读。他不光是自己读,读完以后还常常和别人讨论,有时是边读边议。比如,延安时他专门组织了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读书小组,每天晚上读10多页,读完后各自谈看法。通过系统钻研,学思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3、提倡读书三复四温。主席对喜欢的好书,那是一遍一遍研读,一次一次加深理解。每读一遍,他习惯在封页画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而他老人家读《史记》16遍,读《资治通鉴》17遍,读《红楼梦》无数遍,读《三国演义》20遍,被人戏称靠一本《三在延安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挤’,好比木匠师傅把钉子钉到木头上,最后木头让了步。另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主席是‘挤’和‘钻’的精神提倡者,更是实践模范。比如,青年时期他曾在路灯下看书,中年打仗时期在马背上读书等等。简言之,他利用所有琐碎时间抓紧读书。有很多名人的读书法与主席的读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钱钟书读书有做笔记的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钱老说:“一本书读第二遍时,总会发现首次阅读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内容,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钱钟书考入清华后,第一个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终日泡在图书馆,博览中西新旧书籍,其阅读面之广,连许多教授也叹为观止。当时清华流行一本《简明牛津词典》词典,别人读不下来,而钱老每一页空白处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他下的功夫之深非常人所能比拟。有人曾给钱老《管维篇》作过统计,这部稀世巨著所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近千人,被征引著作达一千七百多种,可见他学识的博大。当代著名作家秦牧读书推崇“牛嚼”与“鲸吞”读书法。老牛白天吃草后,到深夜还动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秦牧认为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什么东西都变得容易消化。”这就是“牛嚼”式精读。从三位读书大家的阅读方法来看,主席的博闻精读法、钱钟书的读书笔记和秦牧的牛鲸读书不仅异曲同工,而且是读书方法中的无上妙品。抗战期间,日军侵占香港是李嘉诚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孤身留在香港赚钱,以维持在家乡的母亲和弟妹生活,但是这段岁月依李嘉诚所言:“过往回忆,这三年八个月,可以说是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我现在仅有的少少学问,都是在这期间得来。当时工作清闲,同事们爱抱团打麻雀,而我捧一本《辞海》,一本老师用的

中外名人读书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