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中型船式拖拉机传动装置设计.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第1章绪论 1
1
1
1
2
3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4
4
基本结构 4
5
5
5
第3章离合器的选择 6
离合器的功用和类型 6
6
7
本章小结 7
第4章变速器设计 8
变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8
10
总传动比计算与分配 11
中心距的确定 12
齿轮的设计计算 13
齿轮参数 13
各档齿轮及动力输出齿轮齿数的分配 14
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17
齿轮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19
轴的设计计算 25
变速器第一轴的设计 25
动力输出主动轴的设计 26
变速器第二轴的设计 27
其他各轴最小直径的确定与轴承选择 27
换挡结合套及操纵机构的设计 27
啮合套的设计 27
变速器操纵机构 28
本章小结 29
第5章分动器设计 30
分动器的类型选择 30
设计初步分析 31
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2
齿轮设计 33
轴的设计计算 34
本章小结 34
总结 35
参考文献 36
致谢 37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第1章绪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传统的耕作方式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与作物产量都偏低,而农民劳动强度大,劳动繁重。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其中水田作业机械的地位尤为突出,而深泥脚水田机械化又是水田机械化中的一大难题(史滦平,1990)。这种挑战下诞生了机耕船,突破了这一大难题。
传动系统是机耕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传动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耕作的效果和生产效率以及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Mara Tanelli , Giulio Panzani ,2010)。机耕船自诞生以来至今,除发展初期有较大发展以外,近二三十年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受全国范围内水田分布复杂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只是小批量小功率机型的生产。主打产品为后轮驱动三轮式机耕船。但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农业技术农艺要求的发展,机耕船的发展开始渐渐出现脱节现象,产品供不应求,作业效率勉强满足要求。因此,机耕船急待进一步发展,而传动系统的改进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课题设计四轮驱动传动系统,旨在改进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两轮驱动式三轮小功率机耕船,提高机耕船的牵引动力性以及行驶通过性进而适应更加复杂的深泥脚水田或沤田作业,提高机耕船作业效率,提高劳动生产力,改善作业难度以及机耕船驾驶舒适性,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四轮驱动在机耕船上的运用将是机耕船发展新的转折点,水田机械化的发展也将因此取得重大突破进而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


所谓四驱技术,就是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目的是使车辆按行驶路面状态的不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车轮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在早期四轮驱动技术大多用在越野车上,现在很多轿车以及拖拉机也都越来越多的装备了这项技术。
对于机耕船的研究,国外基本上还没有涉足。国内的机耕船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早的是一台船形履带式沤田拖拉机,其传动系统非常简单,动力由一级皮带轮传动经两边撞块式离合器、减速箱传至行走机构(武汉工学院拖拉机教研室机耕船研究室,1980)。后来逐渐发展成拥有一个前端导向轮的后轮驱动机耕船,采用皮带轮传动,经减速箱至驱动轮,单边离合进行转向。八十年代以后至今,机耕船的发展有所停滞,一直保持着小功率三轮皮带传动模式,皮带传动效率低功率损耗大,田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中型船式拖拉机传动装置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463894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9-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