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元文学教案宋代文学绪论一、宋代社会风貌:宋代文学生存、发展的土壤公元960年,赵匡胤以后周禁军统帅的身份,在其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的策划下,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仍在开封建都,改称东京。北宋传七代九帝,一百六十八年(公元960——公元1127年)。南宋传七代七帝,一百五十年(公元1127——公元1279年)。两宋时期,在北方,先后有辽、西夏、金、蒙古等政权,在西方和西南方有高昌、西辽、吐蕃、大理等政权。(一)重文轻武的用人倾向与宋文学的审美风格由于宋朝建国的特殊性,宋朝初期统治者便力求加强皇权以防地方政变。“杯酒释兵权”把中央武官的兵权收归于皇帝,地方上则用文官代替武官担任高级长官,原由地方任命的县级以上的官员改由中央任命,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地方财权划归中央专设机构管辖。中央又将政事、军务、财政并列为三个系统,分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这种制度,在加强中央特别是皇帝的权力上是有成效的,但皇权的过分强化及对大臣的防范,特别是对武臣的防范,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治腐化、军事软弱。而宋代完善的科举制度便成为充实这一庞大官僚机构的“人才库”。风格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修辞表达。时代重文轻武、厌战、军事软弱造成整个宋代文学的风格也便呈现出阴柔之美有余而阳刚之美不足的特点。(二)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与宋文学的忧患意识继其兄建立宋,赵匡义又先后合并了吴越、北汉,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统一。但在收复被辽占据的河北、山西时,979年的高粱河之战与986年的歧沟关之战,宋都被辽打的大败,因而对辽改为守势。1004年辽军进至澶渊,接近东京,真宗慌忙讲和,签订盟约。1005年初宋以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为条件达成和议。1044年辽再次以武力要挟,仁宗答应每年银绢各增10万,以换取北方边境的苟安。外来威胁方面,西北的夏也常来侵扰,1040——1042年宋夏在延州、好水川、渭州三次交战,宋败,仁宗亦以供给银绢为条件达成和议,换取苟安。1115年女真族人在阿骨达的领导下摆脱辽的统治建立金。1125年辽亡。金灭辽的这一年分兵两路南下攻宋。1126年秋,二次南下,次年攻克东京,北宋亡。1127年,钦宗弟赵构在南京即位,史称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虽然抗金斗争节节取胜,高宗却加紧了求和步骤,任用秦桧为相,1139年接受金的诏书,每年向金缴纳银25万两,绢25万匹。并杀害抗金将领岳飞。1141年冬宋再度接受金的和议条款:割让土地;宋金以淮水为界;岁贡银绢。1161年完颜亮号称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南下,宋军在淮水的队伍不战而溃。1165年初宋金达成和议条件:宋割让土地,并献岁币20万两。此后宋金之间约30年没有发生大战争。1194年宁宗即位,重新作伐金准备。1206年北伐开始,连续收复了几个州县。后来投降派掌握军政大权,1208年,宋金又定和约,岁币增到30万两,还赔赏犒师金300万两。1234年,金被蒙古灭,宋金对立局面结束。1235年蒙古兵分两路大举南侵。1258年又三路大军攻宋。1271年忽必烈定都中都,建国号元。1276年元军用六年时间攻下襄阳和樊城。1275年芜湖之战,宋军主力瓦解。1276年,元军入临安,恭帝、太后被俘,南宋亡。除却连连不断的外患,宋朝的内忧也此起彼伏。993——995年,王小波、李顺起义。1120——1122年方腊起义。并且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矛盾,首先是神宗朝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接着是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对外苟且偷安,对内搜刮民财,统治者内部又争名夺利,使整个宋朝远离“盛世”,生活在其中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之担忧、警醒,这就决定了宋代文学中以忧患意识为主流的特点。(三)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宋代文学的通俗化宋代的城市经济较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商业发达的城市更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集市贸易也渐繁盛。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以前固定于一定地方的制度,取消了营业时间的限制。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是全遍布,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有的店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城里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有的酒楼饮客常至千人。出现了“夜市”。市场上有了南方的米、果品、名茶、丝织品,沿海的水产,西北的牛羊、煤,成都、杭州、福建的纸、印本书籍,两浙的漆器和各地的陶瓷器、药材、珠玉金银器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场上销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时期都城的繁荣景象。货币铸造已满足不了商业交换的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出现了新的市民阶层,主要是商人和手工业工人,正是为适应他们文化和娱乐的需要,都市里出现了一些“瓦子”,歌舞、说话、杂剧等通俗文学艺术更加发达。整个文学趋势由雅向俗发展。二、宋代文学的特征宋代文学带有双重性:一方面带有强烈的政治和道德色彩,另一方面带有世俗和个性化特点。宋

隋唐五代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ijiazhuang2
  • 文件大小487 KB
  • 时间2019-0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