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志愿好坏的标准应该说,志愿,尤其是两个孩子或者是几个孩子的志愿表,我觉得,没有可比性。为什么呢?孩子的实力不同,兴趣各异,想法有别,所选的填报策略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孩子选择不同的策略,也会有不同的录取结果。所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比如说,清华大学去年在北京录取分是627分,如果有两个孩子都考了630了,其中一个报了清华,另外一个没有报清华,报了上海交大,按道理讲,两个人报清华都能录取,但是他报上海交大,为什么报上海交大,他是奔专业去的,他想学材料科学和工程这个专业。而材料科学和工程这个专业,上海交大就比清华大学要强。我们能说这个被清华大学录取,是志愿报得好,那个被交大录取志愿就报的不好了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个孩子愿意去学那个学科。他往那儿报,无可厚非,挺好。虽然说志愿表没有可比性,但是从填报志愿的技术层面上讲,我们应该有几条标准检验。究竟这个志愿填得好,还是不好。第一条标准,也是最起码的标准,就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恰恰我们很多家长都犯这个错误,对常识不了解。前两天,我上网查一下,最近北京高校的咨询活动很多,4月9号北京工大有一个志愿填报咨询会,去的那么多高校的招生办主任、副主任,都累坏了。因为很简单的一个常识性问题,好多家长反复问,他们反复解答。临近高考了,有那么多家长对基本常识还没弄明白,这个我觉得不应该。尤其是我们身处首都,信息很灵,各方面条件很方便,应该说更容易把这个事弄明白。常识性问题很多,我简单提示几个,比如限报专业。高考对身体条件和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这样的考生在录取专业上有一些限制。这个专业你不能报,报也是白报。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孩子近视眼。,飞行技术,航海技术,刑侦技术等等就不可以报。你说我就想学刑事侦查,就想当福尔摩斯,,那不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每年都有很多考生的志愿偏要这么填。另外有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分数级差,最近腾讯网站和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在前面举办的几堂讲座中,很多专家,都强调这个问题。作为院校,都希望考生以第一志愿报我这个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报我,我愿意接受。事实上,有些学校不是所有考生都愿意第一志愿报的。为了逼着更多考生第一志愿报,或网罗一些二志愿高分生,有些高校就设立一些条件。比如在招生简章中这么表述,如果当第一志愿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时候,我们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但是,分数级差多少,假如说50分。这个分数级差,多数学校通常是以第一志愿已经录取的最后那名考生的分数为准加50分。如果有的学校招生计划100人,第一志愿录了95人,假如说第95名考生是550分的话,还剩5个需要从第二志愿招,至少得600分以上这个学校才要。我们填报第二志愿的时候和以后的志愿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这个院校有分数级差要求,就要考虑分数够不够,有没有分数做级差。如果没有足够的分数做级差,你要想去这个学校,那就第一志愿报。另外提前批次院校的选择问题,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报。在这儿我告诉大家这么几条原则。对于本科层次的考生,提前专科的学校一定要慎重填报或者是不报。他是先录,这涉及到录取顺序问题。由于提前专科先录,如果你的分够了你报的那个提前专科学校,你就被录走了,就没有机会再参加后面本科批次的录取了。那么这个专科学校如果要报的话,必须是你特别认可的。去了不后悔。即使放弃本科
志愿123:判断志愿好坏的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