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梁《管理学家看丞相之诸葛亮(上)》 一、引言诸葛亮在亚洲社会有很高的知名度,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都知道他。诸葛亮真正的出名不是《三国志》,而是《三国演义》,把他捧得很高,把他神话了。我们还是一样,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人。我们学历史的目的就是从他的人物里面所表现出来的让我们能够警觉到,作为一个借鉴,用在生活中、管理中。诸葛亮的出身其实很辛苦,8岁的时候,父母就已经不在了,是由他的叔叔诸葛玄把他带大。诸葛亮有兄弟三个人,姐妹两个人,他排行老二,男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诸葛瑾,一个弟弟诸葛均。五个兄弟姐妹就跟随着叔叔,所以他的出生环境并不是那么好,再加上当时的中国社会正是一个大混乱的社会。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时代考验英雄,英雄创造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跟这样的家庭下,才造就了一个这样了不起的人出来。所以孟子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诸葛亮出山前的准备成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智慧、胆识、应变力、理性、预见力、包容、广博的知识。,核心竞争力包括了几个条件:l 条件就是广博的知识;l 很好的沟通能力。语文能力、表达能力要强,这个他具备了,例如他后来说服孙权的那段话。 。我们在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要教会他们从小立志。一个人最怕没有发展目标,如果小时候在父母引导下就定下一个目标,我朝这个目标去奋斗、去努力,这孩子会有成就。 ,整个政策垮了,整个社会崩溃了。东汉末年时局,后人对当时的描述是:一个毒瘤,两个动荡,三个对立,四个崩溃。l 一个毒瘤:党争。这个党争一争下来,国家没建设了,所有的精力才华都用在斗,怎么把对方搞垮,他哪里是在想国家建设,这样一来国家没有建设,国家没建设,内部的混乱就起来了。l 两个动荡:内部的动荡就出来了,内部乱了。外国人一看你乱了,你不行了,就侵略你、欺负你了。所以汉朝的匈奴、宋朝的辽、夏;明朝的女真、满清,统统过来了,你不行了我就来了。所以这是两个动荡,一个内忧、一个外患。l 三个对立:因为这个毒瘤之下,党争之下,国家没有建设,经济一旦出问题,所有腐败出现,法制松驰,腐败出现,就造成君跟臣会对立,官跟民会对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就造成民族之间对立。l 四个崩溃:军阀割据了,军事崩溃了;经济崩溃了,穷困不堪;社会崩溃了,垮了,原来的制度没有了;到第四个崩溃,体制崩溃了,一个国家最怕体制崩溃,体制一崩溃就解体。所以汉朝末年这四个崩溃全部出现了,全部来自这个毒瘤,党争。诸葛亮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知道这样的时弊造成的弊端太多了,所以他发誓一定要把它们整合起来,而且所有的弊端一定要把它革除掉。那么要这样做,你得有机会进入那个位置才有机会做,可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所以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广交天下豪杰,像蒯琪,像庞德公、徐庶、黄承彦,黄承彦是个有才华、很有学问的人,诸葛亮不但跟他结交,最后还娶了他的女儿,叫黄硕。不过他娶黄硕被后人称作是一个美谈,一个夫妻的美谈,这也说明诸葛亮的道德,高风亮节。从正史里去了解,诸葛亮太太长得不好看,非常高壮,身高超过一米七,虎背熊腰,皮肤很黑,头发是黄色的,又很粗糙。可是才华非常好。诸葛亮因为喜欢她的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诸葛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