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美元化困局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丁志杰[2013-07-26]共有0条点评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前提条件是高利率、高利差,而我国货币发行美元化是造成高利率、高利差的根源,必须通过改革从深层次上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一、我国货币发行美元化是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重要原因关于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分析忽视了货币发行体制这一供给层面的基础性因素。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严重混乱的现象,热钱流入,货币信贷空转,货币信贷快速扩张与流动性紧张、利率高企并存,尤其是6月中下旬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与利率飙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普遍联系而言,可以找到几十甚至上百条的具体原因,但是可能还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从而不能对症下药,而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拖延问题的解决甚至使问题恶化。具体而言,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企软约束,房地产行业信贷控制,银行不谨慎放贷,影子银行体系等等,这些短期、需求和微观层面的因素都是造成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些具体因素只是说明在高利率、高利差情况下为什么货币信贷空转,但不能解释全球处于超低利率背景下,在储蓄率高、货币信贷快速扩张的我国,为什么利率和利差一直居高不下这一关键问题?我们的分析和研究表明,从供给层面看,我国货币发行体制是根源和症结之所在。我国货币发行体制呈事实上的美元化。由于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外汇占款逐渐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乃至唯一渠道。以今年3月末为例,在央行负债方,,,(见附图)。这表明我国基础货币发行基本上是以美元等外汇为保证,国内信贷渠道基本关闭,货币发行失去自主性。外汇储备快速增长造成货币信贷被动快速扩张。在货币发行美元化体制下,企业将外汇收入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卖给央行。结果是,企业在商业银行多了一笔人民币存款,商业银行在央行多了一笔存款准备金。由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低,商业银行必须将由此产生的超额准备金用出去,如放贷、购买债券,形成收益相对高的资产。即使在准备金率为20%的情况下,银行的资产也能扩张到最初存款的5倍。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的4个月里,由于财政存款减少和外汇流入增加,,在法定准备金没有调整和备付金率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可以创造高达7万亿的信贷等资产。这些资产大多又形成银行体系的存款,进而造成货币供应量也被动快速扩张。央行现行对冲操作方式使得利率和利差居高不下。央行冻结外汇占款的主要工具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尽管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付息,但低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更低于商业银行放贷的利率,加上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商业银行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将资金用出去。20%的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吸收100元存款,只能拿80元去经营,这80元的收益要覆盖商业银行吸收100元存款的利息成本以及各种经营成本,还要有利润。据测算,即使是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中小金融机构,。央行财务平衡需要和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目标进一步使货币信贷扩张和高利率、高利差问题严重化。一是由于人民
货币发行美元化困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