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人拜关公掉进钱眼赚钱也要赚得坦坦荡荡,才能够尽心和彻底。山西人抱着这样的态度成就了一个白银帝国。商业之于中国传统,向来地位不高,但晋商改变了这一历史。“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换。”他们心无旁骛,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和梦想,把商业做纯粹了、把商人做坦荡了! 康熙三十年(即191年),康熙帝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布统地区击败反叛的葛尔丹后,选择多伦诺尔,在那里接见了内外蒙古的48家王公贵族的朝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随后,多伦诺尔成为内蒙古地区的重要交流中心,随着大批旅蒙商的进入,多伦商业随之繁荣,到1745年,在多伦诺尔经商的山西商人联合集资兴建了多伦山西会馆。这一年,京城山西商号合盛魁的少东家洪长顺带着几个伙计,从京城一路赶往多伦诺尔,过了河北界后,到达蔡木山的月亮湖附近,大雪太大,实在不能前行,就在附近找了一个牧民家里住下。大雪封路,也就无法前行,这一呆就是好几天,几天后,大雪融化,洪长顺和伙计们继续上路,洪长顺一行顺利到达多伦诺尔后,住进了自己的商号。隔天,正是当月的初一,他跟着多伦诺尔分号的掌柜去山西会馆拜祭关公。原来,多伦山西会馆又叫伏魔宫,同晋商在其他地方盖的会馆一样,供奉的都是关羽,每月的初一、初五和十五都要拜关公,因此,这一天就十分热闹。洪长顺他们到了会馆门前一看,三座高大的牌楼,正中间那个写着“伏魔宫”三个大字,两边分别是“左通”、“右达”。一进大门,是一个大戏楼。转过去,到达正面,只见大戏楼正面挂着三个字:“水镜台”。多伦的会馆,洪长顺听父亲讲过,但第一次进来,还是感到十分的震撼。尤其是戏台前面的大广场,看起来十分的舒心,父亲讲过,这个广场唱戏的时候,容纳万人没问题。洪长顺由分号掌柜引见拜见完会馆的会首后,就顺着到会馆最里面的关公殿祭在钱眼里磕头的关公崇拜做生意的山西人,拜关公。在拜关公的时候也不忘整理一下衣服,自己的营生,故而能做到心有忠义,坦坦荡荡经商赚钱。洪长顺庄严地望着关帝的战袍,跪了下来。突然,他感觉到腿和膝盖一阵凉意, 低头看时,发现自己竟然跪在了一个大铜钱上。他不敢多看,认真地拜了三拜,起身看时,原来,自己刚才是跪在一个大铜钱上,刚才那么屈身一拜,自己简直就是“掉进”了钱眼。退出关帝殿,洪长顺站在殿外的一侧,看着不停进来跪拜的人流,抬头望望蒙古高原上湛蓝湛蓝的天空,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定要让自己到多伦诺尔来,为什么父亲从小让自己苦读书长大了却要自己到这么一个遥远的地方来看生意、了解生意。多伦山西会馆大铜钱的事情,父亲没有讲过,分号的掌柜们也没跟自己讲过,刚才跪拜在钱眼里的那一刹那,洪长顺真的有点醍醐灌顶。这就是山西人对生意和金钱的价值观,山西人信仰关公、祭拜关公,因为关公代表的是信义,但是,做生意的山西人,即便是在拜关公的时候也不忘自己的营生,他们坦荡荡地做生意,把生意做纯粹了,把生意做到忠义的高度,忠义于关公,忠义于客户,忠义于社会。洪长顺一言不发地离开山西会馆,回到合盛魁多伦分号,就跟分号掌柜开始了解多伦的生意。半年后,由洪长顺做主,合盛魁在多伦山西会馆西配殿内,捐银一两为关公做壁画。至今,在多伦山西会馆的关公壁画上,人们还能够模糊地看到合盛魁捐赠的关公壁画。整个壁画所描绘的是三国里的重要片断,以关羽的一生为主线:桃园结义、夜观灯火、打破黄巾等应有尽有。每一幅画的注脚上都标有一个商
山西商人拜关公掉进钱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