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什么是禅.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什么是禅?禅本是实相,无以言说。但若勉强从对治义上说,禅,是禅那的简称,也叫止观、思维修、弃恶。从禅的含义来讲,它是止观。“止观”这是个佛教名词,大家可能比较少听到,止观其实就是定慧。我们修定的开始叫止,这个止就是止息妄念;观,就是观照,洞察或觉知事物的真相。所以从这个禅的含义来讲,基本上分为止的部分和观的部分,止的部分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有定力;如果观的部分成功了,就会有智慧。这两部分是我们生命当中最可贵的地方。我们往往认为只要得到财、权力、地位、婚姻、家庭等等这些外在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快乐。实际上,很多人都得到了,但并没有得到所谓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们的内心还是没有办法真正安顿下来。我们身心通常所处的一个状态就是妄想纷飞,或者内心焦虑、不安,烦恼不断。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去思维人生的价值,生命的真相。因此观就是要我们在头脑思维能够停下来后,再去观察我们整个身心的活动,通过这样去了解到生命的真相。思维修,一般的思维,我们每天都有,但这种思维更多的是一种妄念,就是我们主观的执着、观念、想法,这种思维我们认为是错误的思维。比如说生命是无常的,但是我们却要追求永恒。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妄想,并由此产生了我们的烦恼,比如贪,嗔,痴,这是我们最根本的烦恼。而正确的思维就是一种观照,洞察,觉知。这样的观察必须要在一种怎样的身心状态下呢?就是止,必须要把你过去身,口,意这些错误的行为活动停止下来,之后你坐下来,身心放松,这样你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相对宁静,和谐,安详的状态,然后你运用“无我”,“无常”,“空”这些佛教的根本原理去观察,去体验。不断体验之后,你的思维完全符合真理,那你整个生命状态就与真理相应。我们禅修最后要修到什么样呢?“止息妄念”。那有人会说,人都有思想,如果修行修到连思想、念头都没有了,那不是很可怕吗?这里面其实是有思维的,但这个思维是理性的,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弃恶,就是要抛弃给自己,甚至给别人造成烦恼痛苦的身心行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是病人,我们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源于对事实真相的无知,不了解。所以导致我们身心的行为与无我,无常,空这种真理相违背。这种违背造成了我们的身心不断犯错,不断纠葛。那病人就要接受佛陀施设的种种法药,然后依之去修行,使我们一切的身心行为都趋于一种理性,健康,和谐统一。最后通过观开启智慧,有智慧了,你就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从此以后,你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再迷惑,不再颠倒,那你的生命就与真理相应。所以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佛法不是拿来讨论的,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身心上面,这样才有受用。就像我们身体有病,医生给你开药方,但你不吃,有什么用呢!我们的病是不能治好的。因此,大家不要把禅理解得非常神秘,觉得那是出家人的专利。其实这个禅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因为禅是无所不在的,它是生活的一个放松艺术。当然我们每天也生活在“缠”的状态中,但那是纠缠的“缠”。每天身心纠缠不清,对生活,对问题的观念没有办法理清。每当我们想专注地做点事情,但前一个念头生起,后面就有无数的念头络绎不绝地来干扰,在自己内在纠缠不清,常常自己跟自己打仗,这种状态叫纠缠,这个“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烦恼,痛苦。而我们禅修,就是要解开这个纠缠,让我们将这些纠缠的东西放下。就像我们平常身体被绳子绑住,想挣脱束缚,当种种烦恼束缚解开之后,我们的生活才有真正的自由,超脱。这就是禅的意义,也是生活的艺术。以上是先让大家对禅的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那禅该怎么修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那份觉知。禅修又分静中修和动中修。首先讲静中修,静中修禅大致分为调身、调息、调心这三个方面。调身,就是结跏趺坐。结跏就是双腿盘起来,趺坐就是很端正的坐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上,通过这个趺坐保持这种姿势来调整身体。也就是现在大家坐的姿势。等一下在我们实际开始坐的时候还会教大家。调息,禅修为什么要调息呢?我们平常的呼吸一般都处于什么状态?很粗重!对吗?大家平常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呼吸是粗重或是细微的?或者没有呼吸?其实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呼吸,但是却很少人会真正去关注自己的呼吸。所以我们不要说对禅的体验,就是连我们生命最根本的状态我们都忽略了!我们时刻都在呼吸,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呼吸的状态是什么,可见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的那份觉知是很少的。所以在调息之前,先要了解气息的种类。气息(呼吸)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风息,就是出入息有声音,还有结滞。吸进来、呼出去的时候,有一种气流在鼻孔里面发出摩擦的声音,而且这种呼吸是结滞不通的。通常如果我们身心状态很好的话,我们的呼吸是较轻微,而且是较顺畅的。而风息这种状态是结滞不通的。那么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处于风息的状态呢?生气。比如你发火的时候,你是不知道自己的呼吸的。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呼吸,你就不会发火了。经常有学员问:“师父,如何让

什么是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