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目的】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邓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适应症】我科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老年人各类慢性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辅助治疗;2、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辅助治疗。3、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辅助治疗。4、各种原因导致的眩晕的辅助治疗。5、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禁忌症】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用物准备】自粘性无菌敷料、75%乙醇、药物(失眠外贴膏、眩晕外贴膏、高血压外贴膏、慢性咳喘外贴膏,均由我院药物研发中心制作。)【操作程序】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疾病不同选择相应的穴位。2、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3、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4、消毒:用7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5、方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6、贴敷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1-2天,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注意事项】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2、颜面部慎用。3、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