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1、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尊称其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2、读书漫游时期(玄宗先天元年----天宝五载)(712--746)这一时期杜甫现存诗20余首,所有题材多为游观、宴饮、朋友赠答之作,诗体以五律居多,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如《望乐》《画鹰》《房兵曹胡月》。3、困守长安时期(唐玄宗天宝五载-----天宝14载)(746---755)(35岁---44岁)这期间现存作品110首左右,从体裁上看,出现了前期所没有的五、七言体长篇,如《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4、陷贼与为官时期。天宝十四载冬-----肃宗乾元二年(45岁----48岁,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国家百姓最艰难,杜甫个人生活最动荡的一个时期,但也是杜甫诗歌内容最充实的时期,作品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湎,广阔而深刻。(2)这也是杜诗写实主义精神表现得最充分(3)这时期的250首诗中,有五律约百首,由工稳变的沉痛,显示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有五古90首,七古22首,是体现了这一时期最高成就的两个体裁,也是最充分体现显示沉郁顿挫风格的两个品种。5、漂泊西南时期。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6、《望岳》五言古体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漫游齐赵期间,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画鹰》五言律诗,约作于开于开元29年(741)此时诗人在洛阳,这是一首题画诗,在对所画雄鹰的威猛姿态。名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3、《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五言古诗,写在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是写给尚书左丞韦济的投竭诗。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至君尧舜上,再使风格淳”。“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泉,到处潜悲卒。”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困守长安时的窘态。4、《兵车行》七言古体(新体乐府诗)约作于天宝十年(751)作品描绘唐王朝强行征兵,从军者上路时的悲惨情致,对唐玄宗的扩编政策进行批判,对百姓因此承受的不幸表示同情。“名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竟未已。”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拓边政策进行有力的揭露。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想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5、《丽人行》七言古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春,(753,)作品对杨国忠度兄妹三月三宴游曲江的奢华、淫靡极近铺排绘。名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6、《前出塞九首》五言古诗,约作于天宝末年,作品描写征战生活给广大百姓带来的痛苦,揭露讽刺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拓边政策,名句:“君已富士境,开边一何多。”(其一)“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其六)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五言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11月(755),安史之乱爆发前夕,统治阶级的腐败广大百姓的痛苦,名句“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葵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8、《后出塞五首》五古,写于天宝十四载冬,(75
杜甫研究小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