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足以怀远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故使人内怀喜悦之心,近者归,远者服;《素书》后面也说到“先莫先于修德,败莫败于多私”,“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怀字很有意思,怀:形声。从心,从褱(huái)褱亦声。褱是圆形的东西,寓意环绕包容。如果是玉包容则为环,如果是肉包容则是胚,如果是心包容则为怀。用心包容,势必能怀远。老子所说“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其意就是德行感情慈悲这些无形的约束更靠得住。有意思的是,山东烟台有个县把名字改叫招远,语出《左传》:“招携以礼,怀远以德”,与德足以怀远是一个意思,该县以“招携怀远”为城市文化,倡导“明礼”、“厚德”等中华美德,明礼引八方英才,厚德结四海宾朋。我记得张爱玲讲“通功胃,达到男人的口”,“通过阴讲,到达母人的心”,也是说各得其所欲,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的意思。德在佛家可以按布施来讲,如对人布施衣、食等物资,此为财施。向人宣说正法,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称为出世法施。下面我们说几个案例来看看德的具体表现形式:案例1、丑男哀骀它的故事。对于毫无资源也无特长,还处在困境中的人,能不能有“德”呢?能不能使周围的人各得其所欲呢?一个小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佛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可我是一个穷光蛋呀!”佛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他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一是和颜施,对别人和颜悦色的布施。二是言施,向人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勉人力行。三是心施,为对方设想、体貼众生的心。四是眼施,用慈爱的眼神看人。五是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六是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七是察施,能察觉对方的心给予帮助。在古代卫国有一个面容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他一无权势地位,二无钱财,三无超人才能,但男子和他相处,不想离开,女子见了他,宁愿给他当偏妾,不肯给别人作正妻。为什么人们都愿依附他、亲近他呢?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简单一句话,哀骀它为人处事,从来都是“和而不唱”。我们都知道,“唱”歌时,你必须主动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无论你的嗓音美妙得如同天籁,还是刺耳得像噪音一般。而“和”是你仔细聆听别人的声音,并积极地跟着、应着、顺着,并帮演唱者达到他单独所达不到的效果。试问一下,果如此,谁不喜欢呢?这种“和而不唱”的行事风格其实就是七施所主张的。 案例2、管仲“招携以礼,怀远以德”8字方针。管仲言于齐侯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齐侯修礼于诸侯,诸侯官受方物。管仲曾向齐桓公提了八个字——“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远,这里指离心离德的人。意思是把他们招过来,要合乎礼法,要以德行来怀柔这些远去的人。齐桓公在开诸侯会的时候,做到了使诸侯国的使臣来时空着口袋,回去时却是满满的。给东西,这其实就是财布施。案例3、曹操的三大法宝。荀彧向曹操提出“奉主上以从民意,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意以至英俊”的三大纲领: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以至英俊。什么意思呢?就是尊奉天子以顺从民意,大公无私以降服诸侯,弘扬正义以招揽英雄。荀彧说,尊奉
德足以怀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