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镇村建设.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八章镇村建设 新场镇形成较早,历史久远,建筑古朴,街道狭小。解放前,新场集镇建设步子较慢。抗日战争时期,又有日本侵略军驻扎,破坏严重。农村面貌杂乱无章。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镇村建设。1956年,建成人民堂。1962年第一批1290平方米居民新村竣工。1964年,建成自来水厂。1966年,将主街道青砖石板拆除,筑成煤渣、电石污、水泥混合路面。从1968年~1976年,再次将全长1283米的新场大街翻筑,~3米的水泥路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场镇镇区基本建设和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同时,集镇与农村道路畅通,公共设施、住房条件不断改善。1986年,兴建承传统创新风格的牌坊“石笋里”。 至2001年,新场镇镇区翻修街巷6条,开辟新路12条,修筑石驳岸1425米,修建桥梁21座;、,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原5平方米增至12平方米;开辟绿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全镇16个村村村道路环通,、;修筑主干道桥梁14座、机耕路桥39座、人行桥116座;、。经过50多年的建设,新场镇古貌风韵犹存,现代气息浓郁。随着古镇开发步子加快,新场镇更令人注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南汇县拨给新场镇区的建设投资为800多万元,仅2000年浇筑新场镇环城路西段就投资260多万元。 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新场镇农村面貌迅速改变。第一节集镇建设 一、市政建设 (一)机构设置 解放前,新场镇无市政建设机构。1959年前,市政建设由新场镇财粮干事兼管。1959年起,由新场镇工商联合会兼管。1966年起,新场镇政府直接筹划市政建设工作。1974年起,新场镇政府设城建办公室,抽调熟悉市政建设的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1980年6月,组建新场镇城建工程队,属新场镇城建办公室和南汇县建设局双重领导。1981年,新场镇城建工程队在现港东街建造办公楼及仓库,,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职工21人。至2001年,固定资产原值720余万元。 (二)翻修街巷 从1966年~1984年,新场镇翻修街巷6条,浇筑和翻浇水泥路2703米。其中,主街道(新场大街)1283米,洪东街310米,洪西街290米,包家桥街475米,包家桥下塘街(原砖街)105米,洪桥下塘街(原泥路)240米。 (三)开辟新路 1974年~2000年,新场镇开辟新路共12条,筑成沥青路或水泥路41696平方米。 军民路1974年建成,由朝阳路向北至沪南公路,长500米,宽6米。 工农路1978年,新场人民公社建立筑路指挥部,在新场镇政府配合下,将原南典当弄(又称竹行弄)放宽,并向西拆除民房,架跨新港至奉新公路的桥梁,道路铺成沥青路面。此路因旁有工农新村而得名。工农路东起向阳路,西至奉新公路,全长390米,宽12米。 朝阳路1979年3月至1982年,新场镇城镇办公室组织筑路工程队,拓宽原东西牌楼弄,并架桥跨新港向西接奉新公路,将大街东段筑成水泥路,西段筑成沥青路。朝阳路东起万福桥,西达奉新公路,全长460多米,除房管所以东路面狭小外,其余路幅宽12米。 向阳路原为东后街,南起新场大街闵家湾,北至朝

镇村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11 KB
  • 时间2019-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