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县新世纪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小结与思考》同步练习
1、我们学习了四边形和一些特殊的四边形,①,②两个条件分别是: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
2、用含角的两块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板拼图形,下列四种图形:①平行四边
形,②菱形,③矩形,④(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如图,将矩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使点落在处,交于,若,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有( )
5、将一正方形按如图方式分成n个全等矩形,上、下各横排两个,中间竖排若干个,则n的值为( )
.
6、在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格点,由点与线段组成一个以为底,且腰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
(1)填空:点的坐标是_______,的面积是_______;
(2)将绕点旋转得到,连结,,试判断四边形是何种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请探究:在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不必写出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O
x
y
7、将两块全等的含角的三角尺如图1摆放在一起,设较短直角边为1.
图1
图2
图3
图4
(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说出你的结论和理由:
(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说出你的结论和理由:
(3)在沿射线方向平移的过程中,当点的移动距离为时,四边形为矩形,其理由是
当点的移动距离为时,四边形为菱形,其理由是.(图3、图4用于探究)
8、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E为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F,连接AF.
(1)求证:AD=CF;
D
C
E
F
B
A
(2)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增添辅助线),使四边形AFCD成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9、如图,中,,分别在上,沿对折,使点落在上的点处,且.
(1)求的长;
(2)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附加文档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
“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
“三维目标”是( )。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意志
、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人生观、价值观
,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知识分子与工
江苏省睢宁县新世纪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小结与思考》同步练习(无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