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总结人:宋永永第一章绪论“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洪应明《菜根谈》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概念(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对心理学定义的理解:。科学不同于学科。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按照学问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体现在它有自身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独特的研究内容: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众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表现在:成熟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量法等丰富的成果应用:教育、企业、。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不同于经验,规律一经揭示,则带有普遍意义。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认识与发现规律,并更好的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因此必须克服以经验代替规律或把经验当成规律的误区。,人的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心理的发展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则有利于把握人类自身的心理发展。二、人的心理现象(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又可以分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共性过程,并且有注意始终伴随。(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指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个性倾向性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统一的、具体的人的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具体表现在:;。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心理学的任务(一)认识心理现象认识心理现象包括对心理现象的分析、描述、测定等过程,为总结心理现象的规律奠定基础。(二)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只有发现了心理活动的规律,才可以应用规律,指导实践活动,为人类预测心理发展、调控心理活动服务。;。;;。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在心理学研究中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从众效应”、“权威效应”都是阻碍个体坚持客观性原则的心理效应。(二)发展性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在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要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而必须要考虑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可能。(三)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在进行心理研究时,所有的研究必须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而绝不能有害。也称人道主义原则。(四)系统性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在心理学研究时应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出发,进行多层次、多水平、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力求全面了解人的心理。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在自然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了解其心理的方法。优点:自然、真实、可信;缺点:费时、难以控制和重复。(1)实验室实验法:严格的控制并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引起某种心理想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精确、可重复。缺点:打破了人的自然生活状态,在现实中推广受限。(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生活条件下,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真实、可信、便于推广;(二)。常用的心理测验可以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第四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心理学的历史——古老的过去(一)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学思想,古代的学者中都有对心理学思想的论述。例如,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人贵于万物,是由于人具有很多社会性心理素质,孔子再三千多年前关于“温故而知新”等学习心理的论述,都较深刻的反映了古代学者对心理学现象的深刻反思。(二)西方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亚里斯多德所著的《灵魂论》一书被西方定为最早的阐述心理现象的专著,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年的历史。西方许多哲学家、教育家也在各自领域中阐述了自己的心理学思想,为心理学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学的现状——年轻的现在心理学的独立1
公共心理学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