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县新世纪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小结与思考》同步练习
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下面4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2<x≤3 B.-2≤x≤3 >-2 ≤3
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5、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6、.当1<x<2时,化简∣1-x∣+的结果是( )。
A.-1 -1 -2x
7、+()2的值一定是( )。
-2x -4
8、如果,那么( )
A. B. C. D.
9、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1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1、已知则
12、已知化简
13、计算:_______________.
14、已知y=x3-3,且y的算术平方根为4,则x= .
15、若,则
16、如图,数轴上与,对应的点分别为,,点关于点的对称点为,设点表示的数为,求_
O
C
A
B
17、计算:
(1)、(2)、(3)、
(4)、(5)、
(6) (7)
18、比较大小:
(1)3和(2)和
19、若3,m,5为三角形三边,化简:-
20、化简求值: , 其中x=。
21、三角形三边a=7,b=4,c=2,求周长。
22、通过计算可知:,,,
(1)、则下一个类似的式子是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上述等式的一般规律
(3)证明(2)中的规律。
附加文档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
“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
“三维目标”是( )。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意志
、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人生观、价值观
,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江苏省睢宁县新世纪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小结与思考》同步练习(无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