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战争诗唐代边塞诗“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塞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是如何表现战争之激烈的?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写战斗场面,有声有色。大雪弥漫,天色昏暗军旗的彩画已经凋落斑驳战场上,狂风呼啸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作者在这里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悲壮。)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这首诗的画龙点睛之句,请分析它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参考答案】表达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诗中不仅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的国势和举国上下一往无前的民族心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欣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把握: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鉴赏边塞诗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鉴赏边塞诗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的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豪情壮志;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亲人)的离恨;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描写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6课边塞战争诗(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