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支教实践报告“贫困山区教育比较落后,但孩子是国家的希望,这次学校组织去贫困山区支教不仅是让学生们感受西部教育现状,帮助山区的孩子们,同样也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服务当地”,这是出发之前指导老师给我说的话,这句话饱含着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社会实践的期盼,这也是我们社会实践团的意义所在。同样为了这句话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19名社会实践队员在XX年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开始踏上“赴陇援西-赴积石山”的征程。“爱心”传递,“梦”开始的地方当知道暑期社会实践开始组队的时候,我便了解自己一定要接过学院“赴陇援西”的大旗。这使我的心里变得沉甸甸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需要有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人才的出现。队员们一个个的出现让我们的团队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具有人情味。最终组成了一个拥有19名队员的团队,都来自于我们理工大的不同学院,材料学院,文学院,国防学院等。在此之前,我们互不相识,但是为了心中的同一份梦想,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援和帮助西部,我们开始相识相知,我们的心也慢慢聚到了一起。同样和我们一同在为社会实践团队做努力的还有我们将要前往的社会实践地的县团委马书记。我们社会实践成果的取得有一定程度上来自马书记的帮助。马书记在得知我们是大学生要进行社会实践后,他提前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竭尽了他所能想到的一切,联系了当地的甘河滩保安族小学,解决我们的食宿问题。“爱心”传递,艰难起航由于团队中大部分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前往大家印象中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甘肃。虽然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份期待,但同样也有对未知环境的恐惧,为了能够安抚队员,我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并与当地的政府部门积极联络,了解当地的情况,在了解到当地昼夜温差大、少数民族聚居后,和队员们开会讨论,在做好积极的防范工作后,我们开始踏上了“赴陇援西-赴积石山”的征程。从淄博火车站出发时天下着蒙蒙的细雨,同时火车晚了两个小时,这似乎预示着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十分顺利。从启程到目的地,经过了大约33个小时的车程,路途的漫长与艰辛我们还历历在目,虽然辛苦,但是我们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我们看到了甘肃的落后,看到了这里教育资源的落后。只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我们社会实践团的成员都经受了无数的考验,刚进入甘肃山区时,我们有些同学稍微有点高原反应,感觉不舒服,呼吸较为困难,但是依旧是咬着牙挺了过来,这也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这名队员害怕对我们社会实践有影响,所以坚持着。甘肃积石山昼夜温差很大,早上气温低要穿褂子,中午太阳很毒要穿t恤,特别是在当地有一段时间下雨,温度很低,我们队员一个个都冻得瑟瑟发抖,但是我们依旧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当然其中有不少队员都感冒了,但是大家依然坚持工作,给孩子们上课的继续坚持上着,做调研以及后勤新闻的同学也都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不怕累的精神,我们很难把这次社会实践做好。在那段下雨的日子,是我们在甘肃最难熬的几天,那几天喝的水都是混的,并且经常停水停电,搞不好就要饿肚子,我们都在坚持着,终于战胜了各种苦难,迎来了晴天! “爱心”传递,感动无限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感动着,感动我们的不仅是学生们还有当地的风土人情。西部地区虽欠发达,但是给我们的感觉确实很温馨,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到当地群众朴实的民俗民风,都让我们感动,特
山区支教实践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