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主讲:马佰莲教授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E-mail:******@QQ:147**********秋季修*五、关于近代中西方社会与近代科学革命的讨论(一)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二)中国科学在近代落后原因的讨论*(一)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对工业革命没有影响?科学技术史家巴萨拉()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许多机器与今天的科学一点也沾不上边。处于19世纪经济增长中心的纺织业,并非应用科学理论的结果……只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科学才对工业产生实质性影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科学和技术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各自对与它们相关的产业的成功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波兰尼()同样认为,“工业革命没有得到科学的帮助”;“至今构成现代工业之大部分的较老的手工艺是通过纯试验和错误而被创建的,没有得到过科学的帮助。”*(二)中国科学在近代落后原因的讨论1、关于中国地理环境的讨论2、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的讨论3、关于中国近代体制制度的讨论4、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讨论*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的讨论戴默(Diamond,1999)认为,中西方文明发展演化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的落伍归于其完整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缺乏竞争的大一统的国家体制。文贯中(2005)认为,中国的地理禀赋利于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利于形成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产业结构。这是导致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最主要的原因。地理环境天然的封闭性基本上隔绝了中华文明与其他异域文明的相互冲击与交汇,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很少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和冲击,而是循着自我发展的轨迹进行。同根同源同文字的汉民族在人数和地域上,又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样较为单一的族群分布特点也使得中华文明在内部也不大可能受到冲击和挑战,而以平稳和延续传统为其主要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可能更应该称之为传承。*2、《儒教与道教》(1915)中指出,工业革命前的中国在市场规模、劳动力、货币等条件都已发展到较好的程度。但是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致使中国不能发展资本主义。与之对比,西方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兴起具有积极影响。黄仁宇(1999):中国社会之所以没有产生资本主义,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到位。张宇燕和高程(2005):中国高度集中的官僚制度固有的产权保护因素,一方面抑制了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使得私人产权高度不稳定,导致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货币金融制度无法产生。姚洋(2003):中国的农业投资回报一直高于工业的投资回报,造成资本没有大幅度流向工业。----清代的人口激增使得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减少,土地价值骤增。以土地为主要投入的农业带来了高额的回报,使得现代资本主义无法在中国产生。*3、关于中国近代政治的讨论李约瑟指出,中国的官僚体制最初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因无法把工匠的技艺与学者们发现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未能自发产生科学革命的原因。钱文源(1985):统一帝国和统一的意识形态不容异端,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林毅夫(1995):科举制是科学革命未发生在中国的最重要的因素。魏文俊(2009):制度的缺失,特别是有效的产权制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缺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始终未能演变成大规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李约瑟难题”产生的根源。张尔升,刘长江(2010):中国15世纪以后虽然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但是明清王朝推行的区域政策,既扼杀了工业革命的人才,也扼杀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使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大好时机。指出,区域政策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变量,江南的士绅政策,堵塞了工业革命的人才来源,重税政策和海禁政策切断了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堵死了工业革命的通道。*4、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讨论李志林:1)儒家的文化氛围束缚了科学的发展;2)元气论自然观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诞生——以模糊性概念取代科学思维;3)中国式因果律与西方科学不相合辙。1)因果关系是科学理论之重要基础和前提。西方科学的因果律包涵有三项:条件的充分性、(运动和力的)功效、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而中国思想家专心致力于经验和观察意涵下的因果律,认为因果律可诉诸于经验。因而中国思想家们是一种经验论串联式的思考方式。儒家首先以“天”进行因果串联,其次以变易来进行串联;道家的因果律是一种源自生活经验的转化原理和反复原理,是生生过程中串联成的统合体。如果说西方式的因果律是以原子论、机械论和外因论为特征的话,那么中国式的因果律则以整体论的内因论和有机论为特征。*李约瑟论及中国式的因果律“事物之所以会以其特有的方式行动,并非必定出于其他事物先起的动作或冲击,而是由于在永不休止,反复循环
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四川大学课程中心-山东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