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沁园春 雪.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导入新课面对皑皑白雪,诗人们各有各的感慨,诗仙李白产生的是“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踌躇;诗人岑参的感觉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伟人毛泽东,登高望远,面对弥漫风雪,产生了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走近《沁园春·雪》,一起去感受伟人的博大胸襟和伟大抱负吧。领袖风采毛泽东(1893—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等。《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背景简介——学习目标——1、理解“封、飘、望、舞、驰、惜”等动词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2、学会词的朗读方法,掌握正确的停顿,能够找出诗词的重音。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理解“诗化”形象的内涵。4、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5、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论,体会他豪迈的伟人情怀,并树立正确的历史人物观。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后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诗词内容与“沁园春”无关。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大圣乐”等。分上下两阕,共114字。题解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听读全词(单击放朗诵视频),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明确: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配乐自读注意以下容易错读的字词:分外:应读(fèn)不读(fēn)妖娆:应读(ráo)不读(yáo)稍逊风骚:应读(xùn)不读(sūn)成吉思汗:应读(hán)不读(hàn)数风流人物:应读(shǔ)不读(shù)单击放背景视频读上片,“望”字领起了哪几句?、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哪句?“望”字领起了哪几句?“望”字领起了以下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望”,有登高远眺之意。作者“望”到了哪些呢?这个“望”又显示了作者自己的形象,他的身影是那么高大,真是顶天立地,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真是壮志凌云。“望”中所见,有静景,有动景。静景,写“长城”,写“大河”。写这些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的一片,照应第一层中“万里雪飘”,“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势。“顿失滔滔”写了变化之速,照应“千里冰封”。

沁园春 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916 KB
  • 时间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