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黄春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2、学会本课生字。3、学习第二自然段二、教学重难点:目标第1、3条。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所描写的地方也是其中之一。(板书课题,读题)有谁知道莫高窟名字的由来吗?(生知道便说,不知道则可留下悬念,在第二课时学习第一自然段时给予解决)(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把预习时勾画出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出示字词,通过抽读、齐读、赛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字词的读音解决后,让生再稍快一点读文,主要是把一些长句多读几遍4、抽生分段读文,评议,正音。(引导只需从正确、流利上进行评议)(三)理清文章层次。齐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读完抽生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出课文中的过渡句)课件出示出现在第3自然段中的过渡句,让生说说这个过渡句承上的内容是哪些段落中介绍的,启下的内容又是具体由哪些段落在介绍?那剩下的段落又讲的什么内容呢?(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刚才的过渡句中,我们知道主要通过彩塑和壁画这两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作者是用哪个词来形容彩塑的?(栩栩如生)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生有两种可能:1、能说出这个词的意思。哦,那你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彩塑的栩栩如生?(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描写了哪些彩塑,抓住各自的神态,同时也让学生抓住游人的“啧啧赞叹”来感受莫高窟彩塑的栩栩如生)2、不能说出这个词的意思。此时,教师把这个问题搁下,转而引导学生去看看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彩塑,各自神态,对卧佛如何进行描写的?这一尊尊原本没有生命的彩塑,在古代劳动人民的塑造下,让人感到………(引导学生说出类似“真的”一样的话,这时,老师再点一下:这就是“栩栩如生”,所以游客无不“啧啧赞叹”,理解“啧啧赞叹”)(五)书写本课生字。板书:莫高窟彩塑壁画栩栩如生
莫高窟[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