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艺术论文,黄卓.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大行书”艺术创作相通性之刍议摘要:纵观书法史,“三大行书”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书家影响深远。但是三幅法帖在外在、内涵上又有着极为相似的共性,为我们更好地进行书法实践确定了方向。关键词:“三大行书”、意境、相通性翻开一部部中国书法史,我们会发现历朝历代都涌现出很多书法大师。这些书法大师,经过毕生的书法实践开创了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风格。其中,在行书中,被公认为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依次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更是中国书法艺术中行书艺术的高峰。在古代,“三大行书”已然成为书家心摹手追的首选。虽然“三大行书”的作者身处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相隔数百年,但是从书法艺术的创作角度上来品评,“三大行书”又有一定的相通性。一、富含浓厚的文学底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亲自为兰亭修禊集会撰写的序文,描绘了兰亭的美景以及王羲之等好友集会的乐趣,抒发了王羲之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悲喜交加,文章也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文章舒朗简净,韵味深长,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在句法上,内容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皆两两相对,音律和谐,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在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文字亦是简沽,富有表现力,且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浅显易储的典故。《古文观止》中评价说:“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疡,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病。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兰亭集序》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成为名篇佳作。《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一篇祭文,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此文通篇情感至深,一方面对颜杲卿父子为国捐躯的深切缅怀,另一方面对叛臣贼子的深恶痛绝,文章情感起伏跌宕,行文未经华丽词藻修饰,更能表达出颜真卿的悲痛心情。苏东坡是历史上被公认的最具文采的大文豪,也是宋代书法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第三年寒食节之际所撰写的遣兴诗作,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引发对人生的感叹。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苏轼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二、丰富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兰亭集序》的感情抒发共分为三个部分,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陶醉于自然美景,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为“乐”,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紧承首段的“乐”,引发出种种感慨,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最后一段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有感而发,从亲身感受

艺术论文,黄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