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一五”时期儿童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2006年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镇江市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推动全市儿童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儿童生命质量明显提升。婴儿死亡率、‰‰,较2005年指标数有显著下降,均大大低于省控制指标值。儿童“四苗”%%;5岁以下儿童中、%。——儿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儿童生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及辖市区建有2个独立的少儿图书馆,12所儿童快乐家园。优先优惠开放适宜儿童的文化场所、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建成县级儿童医院1所。——儿童权利得到切实保护。市基层法院建立少年法庭3个,社会儿童救助保护中心2个,儿童福利机构3家。免费康复治疗惠及广大残疾儿童。流动儿童享受了与本地儿童无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留守儿童和住校生食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500多个“社会妈妈”与孤贫及需要帮助的儿童结对,市及辖市全部建有儿童活动中心,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园。但是,我市儿童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儿童在平等享有卫生保健、教育文化、法律保护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儿童文化娱乐市场存在诸多不健康隐患,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需要进一步整治;贫困、流动儿童的就医、就学和居住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预防儿童犯罪和儿童被侵害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实现全市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全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平等发展、儿童参与原则,全面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突出提高儿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卫生保健、教育科技、法律保障和社会福利普惠全体儿童,保障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同步发展,推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第二节 总体目标全面保障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幸福健康成长。健全覆盖城乡儿童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全体儿童无差别地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儿童文化艺术事业,满足儿童精神生活与安全成长的需求;促进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提升;建立适度普惠儿童的福利体系,提高儿童福利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实现我市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优先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第一节 儿童与健康主要目标 ‰以下,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2。 ‰、5‰以下。 %以下。 %以下,其中城市儿童降低到3%以下。 %。 、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健康知识的普及率。降低儿童伤害死亡率和致残率。 —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85%以上;6—24月儿童贫血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2;中小学生贫血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策略措施 ,提高妇幼卫生经费占卫生总经费的比例。推广实行按妇女儿童人口数人均定额拨付妇幼保健经费的做法。改善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短缺状况。 。加快儿童医疗机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服务,推进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和新生儿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为0—6岁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保健服务。为3岁以下儿童免费提供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社区儿童保健管理体系,提高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加强婚检知识宣传,规范婚检项目,推行免费婚检,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规范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技术服务
镇江市儿童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