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广告语中的隐喻和认知.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更新:2009-4-20    阅读:    栏目:语言文化中外广告语中的隐喻和认知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应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还可以激起观众的想像力。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受语言、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对中外广告语中隐喻概念的认知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隐喻;认知;广告;文化差异   Abstract:Asalanguagephenomenonandacognitivebehavior,’,,,socialandculturaldifferences,therearesubtledistinctionsinexplainingmetaphoricalconcept.   Keywords:metaphor;cognition;advertisement;culturaldifferences   一、引言   基于体验哲学之上建立起来的认知语言学已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主流学派。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而隐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隐喻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和重点。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的着作MetaphorsWeLiveBy中把隐喻提高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高度,并且指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用一类事物来了解另一类事物的认知历程或构思方式,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1]。隐喻是人类所有思维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2]。   本文试图以广告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广告中文学语言的隐喻和认知,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告语言中隐喻概念的分析比较,探讨造成认知障碍的文化因素。   二、隐喻与认知   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修辞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隐喻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Lakoff等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知周围世界的方式。人类每当接触未知的事物、抽象的概念,往往参照已

中外广告语中的隐喻和认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