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一、公正: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重要道德原则二、采访报道中的人道主义空间三、传播信息的道德规则:诚实四、传播信息的道德规则:中庸五、其他道德规则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考核重点:1、公正的含义及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社会公正问题。2、人道主义的含义及新闻报道中的同情心3、诚实的概念及其应用4、中庸的含义、方法5、“中庸”之道在隐性采访中的运用6、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有关现象。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一、公正: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重要道德原则(一)公正的概念及其道德境界1、公正的含义、类型、原则从伦理学角度讲,公正是等利(害)交换的善的行为,是等利交换和等害交换的善行。权利与义务交换是公正的根本问题,非权利与义务交换是公正的非根本问题。于是,以公正行为本身的性质为依据,公正可以分为根本公正与非根本公正两大类型。以公正行为者的性质为依据,公正可以分为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两类如果把“根本公正与非根本公正”两种类型和“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两种类型结合起来,公正便可以分为个人根本公正与社会根本公正及个人非根本公正与社会非根本公正四大综合类型。解决非根本公正、公正的非根本问题,不论是个人非根本公正还是社会非根本公正,只需要公正总原则——“等利(害)交换”。解决根本公正、公正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社会根本公正),还需要新的原则:公正的根本原则。依据贡献对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进行分配时,便发现社会公正的根本原则乃是“平等原则”:一方面,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地享有人权,这是完全平等原则,即人权原则;另一方面,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非人权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其比例应该完全平等,这是比例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在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分配中,获利较多者还必须给获利较少者以相应的补偿权利。2、公正的道德境界就道德境界来说,公正远远低于仁爱和宽恕。就保障社会合作的效用来说,等利交换和等害交换(公正)远远重要于无偿给予(仁爱和宽恕),远远重要于其他一切道德。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二)追求公正——传媒的道德指向一方面,维护社会公正是传媒及其从业者的主要职责和义务;另一方面,追求社会公正和正义感也是新闻从业者的道德指向。(三)新闻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公正问题1、新闻传播活动应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应坚持做到:第一,坚持新闻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实事求是地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第二,要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第三,要刻苦钻研新闻业务,培养自己冷静地观察问题和敏锐地发现问题的专业素质。2、(尤其是批评性报道)应让当事各方都有同等地表达意见的机会。3、在报道对象的范围上,给社会各阶层的公众以平等地关注,尤其是要给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更多地关注。这方面的不公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追星”;二是“追政”;三是“追黑。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四)案例分析:1、某电视台跟踪高考作弊公司的报道(见教材23页-24页)问题:在此案例中,对作弊者的仁慈、宽恕与维护社会高考的公正这两种行为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冲突,你倾向于哪一种选择?为什么?分析:某电视台记者的做法是在维护社会高考的公正原则,是在维护更多考生的正当利益,是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的。
一、公正: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重要道德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