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手足口病防治技术培训疫情流行情况卫生部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紧急通知《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卫生部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手足口病防治技术培训定义流行概况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控制要点手足口病的定义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流行概况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告该病1958年加拿大离出CoxA16,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国外流行概况1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国外流行概况2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份共有2628例发病住院889例39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仅4~,病程仅2天国外流行概况3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E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国外流行概况4新加坡1970年首次发生手足口病1972年、1973年和1981年均有流行1997年起又有许多儿童患病2000年秋季发生了大规模手足口病流行,有4名儿童死于肺部并发症,部分病人中检出肠道病毒71型,全国的幼儿园为此曾一度关闭新加坡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