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在四千多年的法制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法制沿革清晰、辗转相承,从未中断,形成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庞大法律体系。自公元七世纪起,中国法律随着当时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开始传入东亚等国,并对各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中华法系。一、中国法制史的概念“法制”一词在古代是制作法典、创立制度之义。梁启超先生在1904年撰写《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一文中有“语中国法制史上最重要人物则李悝其首屈一指矣”,这是中国法制史以一个完整学科的名称最早被提出。中国法制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二、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中国法制史是以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它主要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的性质、内容、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是法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方法一)1、奴隶制法制时期: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2、封建制法制时期:战国秦汉至明清时期3、近代法制时期:清末至建国前方法二: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代中国传统法律转型时代三、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与研究状况中国法制史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中国法制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清末民初。四、中国法制史的学科价值1、借鉴价值:察今知古,述往思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盛世与法、改制与更法、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治法与治吏2、知识价值:为部门法学习打下基础3、学术价值:哲学是科学的科学,而历史学是所有学科的综合。中国法制史是历史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五、特征1、皇权至上(1)立法权(2)中国古代法律以维护君主权威为主要任务(3)古代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的约束,法律是君主工具,是用来统治别人的。(4)司法权2、以“礼”为法律基础和指导原则3、以刑为主4、司法隶属于行政六、学习方法1、要掌握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几个阶段。2、要掌握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法律制度的特点。3、要掌握法律制度本身的因革关系。4、在掌握部门法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一点中国通史。5、学会使用工具书。七、推荐阅读书目1、梅因:《古代法》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3、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4、张建国:《中国法系的形成和发展》5、马作武:《中国古代法律文化》6、范忠信:《情理法与中国人》7、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一章夏商法律
中国法制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