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官总校课堂教学设计表标题名称生活中的负数(1)学科数学授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时数1设计者赵海英所属学校方官中心小学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并会正确读写。。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难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的读写。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备注创设情景,引入新知。探索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练一练小调查1、课前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2, 让学生查看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2, 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组织大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写出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同学间互相交流记录结果分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集体展示鼓励学生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从数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在地图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教学反思、总结感谢、其他标题名称用数轴表示正负数学科数学授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时数1设计者赵海英所属学校方官中心小学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数轴,理解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同时能够由数轴上的点说出其所表示的数。2、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3、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难点: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备注预习合作探究练一练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8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一)教学例题: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游戏中体会运动变化中的负数出示例题,学生观察后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2)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提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组内交流,集体展示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设计意图:利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示数的知识把运动情况记录在直线上,从而使学生认识数轴,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数轴的画法。设计意图:明确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关系,结合生活常识和温度计的刻度排列特征使学生能够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3)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5)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1对应的点。-5处,应如何运动?(二)教学例题: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蓝灵鼠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填空题:1、若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8米记作( ),不升不降记作( )。2、如果向东走为正,那么-50米表示( );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又表示( )。3、下面每格表示2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 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
方官小学五数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