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时务学堂.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时务学堂时务学堂是晚清湖南绅商共同创办的新式学堂,它的创立是湖南旧式书院制度向近化学堂制度转变的肇始。谭嗣同曾为学堂亲笔撰写一幅对联:“揽湖海英豪力维时局,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兴”。1896年6月12日(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刑部侍郎李端棻向光绪皇帝呈送《请推广学校折》,建议让地方各省、府、州、县设立学堂,并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奏请各省在省城另设格致等学堂。两折均得到朝廷允准,一时间各省新式学堂纷纷创立,湖南时务学堂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时务学堂开始筹办于1897年初。当时,王先谦、张祖同、蒋德钧、熊希龄等士绅筹议成立宝善成制造公司,同时“创为添设时务学堂之议”。这一动议得到了陈宝箴、黄遵宪等开明官僚及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派人士的重视和支持。9月,《知新报》刊发了《湖南时务学堂缘起》。以日本为例,指出广立学校,培植人才为自强之本。公开表明办学目的为“用可用之士气,开未开之民智”,学习日本攘夷之道,强国保种,并号召湘中同志共同提倡盛举,维持大局。《缘起》对时务学堂寄以莫大期望:“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立,则中国存。”接着,趁当年乡试士子齐集长沙之际,湖南巡抚陈宝箴又发布了《时务学堂招考示》。对时务学堂的办学宗旨、经费来源和用途、招生人数和招生办法,乃至学校选址和将来学生出路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说明。《招考示》刊布后,反映热烈,原定先期招考60名学生,至八月,投考学生有4000人之多,盛况空前。时务学堂通过官府拨款和绅商捐款等途径筹集了经费,购买省城北门外侯家垅田数百亩,建筑学舍,作为永久堂址。新址竣工前,先租用衡清试馆,以后又租用小东街(今中山西路)刘权之故宅,作为校址。熊希龄被陈宝箴任命为学堂总理,主持一切行政事物,并请梁启超、李维格分任中、西学总教习又聘请韩文举、叶觉迈为中文分教习,王史为西文分教习,许奎垣为数学教习,(梁启超离湘后,学堂又加聘欧榘甲、唐才常为中文分教习)。梁启超于1897年11月到达湖南长沙,拟定了《时务学堂学约》,这一学约以康有为创办广州万木草堂时制定的《长兴学记》为蓝本,对时务学堂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学约》分为立志、养心、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十个部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维新人才。湖南时务学堂共招考三次:1897年9月24日第一次考试,录取学生40名;1898年3月22日第二期考试,招收内课生30名,外课生18名,附课生(类似旁听生)7名;同年5月,第三期招收内课生46名,外课生52名,备送北洋学生10名;后又补招收学生7名,备取内课生4名,外课生6名和候送武备学生1名。学堂功课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种。普通学包括经学、诸子学、公理学、中外史志及格算诸学等四门,专门学包括公法学(宪法、民律、刑律之类为内公法,交涉、公法、约章等为外公法)、掌故学和格算学三门。学生初入学的六个月时间,一律学习普通学,六个月以后再选择专门学学习,同时仍然学习普通学。在教学方法上,时务学堂兼采学堂、书院之长,分为外课、内课两种,“兼学西文者为内课,用学堂之法教之,专习中文不学西文者为外课,用书院之法行之。”课堂以教为主,课下学生学,写下读书心得。学堂鼓励学生提问,课堂上设有“待问匦”,学生读书所有疑义,写在待问格纸(专供学生写疑难问题的

时务学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