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东乡小学校二年级语文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在黔江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第八轮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已经实施近三个春秋了。在这三年里,由于有区教科所和区继教中心的精心指导,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校全体教职工通力合作,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部分领域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以二年级语文学科的课改实施情况为例,作如下研讨报告:一、基本情况(一)我校二年级共有5个教学班,190多名学生,班额都在30—45之间。介于我校教师编制紧缺,只安排了6名教师担任该年级新课程的教学,除中心校2个班有专门的语文教师外,其余各班都是1人包班教学。(二)因为二年级学生是第二批实施新课程的对象,我们在大力推广前一年课改成果的基础上,谨慎地进行教法改革,一方面将成功的经验进行反复尝试,并逐步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另一方面把实施过程中觉得收效较差的手段进行尝试更新;通过反复实验,开辟成功的路径。(三)结合整个新课程改革,我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订了“课改”实验工作方案,方案中有领导机构、课堂评估机制,并对实验目的、意义、步骤等进行了明确、具体地安排。还专门成立了教研室,以加强对新课改的具体指导,确保了实验的领导到位。(四)以抓教学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学校经常性地组织老师参加区级新课程培训,参加相关考试和校本培训。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及评析。(五)精心安排授课教师。为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的特点,我校安排了年轻教师担任课改任务,二年级6个教师除1位数学教师是30多岁以外,其余全在30岁以下。从课堂教学情况看,他们的教学目标有明显进步,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实现了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加强了启发引导,课程的开放程度及教学媒体的运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能将知识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乐学、会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课堂教学求实、真实、务实。当然教师也深感新课改压力之大,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课标,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实施新课改准备不充分。为安排一批年轻教师参加新课程改革,我校教导处颇费了一番心思。从思想上来说,多数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不甚明晰,有的任课教师对其实质认识不充分,片面认为新课改都是“全新的理念”;有的教师则把课程标准等同于教学大纲,课改课等同观摩课,师生互动等同多搞活动等等。搞得自己无所适从。另外,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太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教师知识陈旧、面窄、无法“放开”、“搞活”,无法实施“师生互动产生的课程资源”,因此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外甥打灯笼——照旧”。 2、片面认为农村学校,实行新课改条件不成熟 实施新课改,关键在教师,但根本在“观念”。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是城市学校的事,农村学校还不具备条件,从硬件到软件,自己的差距太远,硬件方面没有多媒体室,认为“满堂电”就是新教法代替原来的“满堂灌”,其他教具、学具也严重缺乏,而不是因地制宣,就地取材,自制教具。3、教师素质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虽然多数教
蓬东乡小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