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张赛梅一、教材名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二、课时:1课时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需求:汽车与维修班(2)的学生比较活跃,文化基础成绩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一般,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不足以支撑抽象的理论,所以对纯理论学习的课堂不感兴趣,甚至有“倒下一大片”的打瞌睡现象发生,但对直观的教学,学生还是感兴趣的,尤其是汽修实践课,即使身上沾满油污还是非常乐意,看得出对自己专业是感兴趣的也是想学好的,内心有学习的需求。2、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学生已经会使用万用表,能够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会进行简单线路连接、焊接等基本操作;对简单电路能进行分析;但学生对教材中使用的电位概念不理解,容易与电压的概念混为一谈;对继电器这个低压电器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3、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培养:培养爱护学校公物意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四、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知识目标:熟知继电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学会检查继电器的方法;会识读并会画汽车继电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理解继电器的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常闭触头和线圈触头的位置)。3、能力目标:会根据学习目标(附件1),阅读教材;能说出继电器的类型、外观结构、工作原理;会识别、会调整、校验继电器,为故障维修打下基础;熟练使用万用表;学会类比、比较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4、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乐趣,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作风,爱护仪器设备;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电磁式继电器的类型、功能、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解决措施:通过观察实物、实验演示、教师操作演示及学生动手实践,使复杂的原理、实际用途及检测方法直观化,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2、难点: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通电检验解决措施:通过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的播放和教师操作演示及学生动手实践等手段来突破难点。六、: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多媒体演示法、实物投影法、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交叉使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课采用的学法指导策略有:(1)情境引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感兴趣的汽车发动机点火电路作为切入口,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来作为课题引入,将教学内容引到心理层面,让学生领悟学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重要性。(2)合作学习: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从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
教学设计(继电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