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然终胎又是一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之岩石红光四射,父母察觉此婴必非等闲之女,遂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因其出生至弥月间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妈祖文化与中外关系史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报答妈祖神功,写下了大量颂圣文章,而这些原始资料对澄清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很有作用。即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的过程,对史书记载的讹误和不足起到了订正和补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由此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跟台湾连结在一起的中国领土。妈祖文化的外延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了解妈祖文化(一)了解妈祖文化(二)有关妈祖的诗句妈祖颂妈祖济世解疑难,护国佑民民喜欢。倡导和谐促统一,妈祖文化万代传。咏天妃庙马援铜鼓[元]王沂南海天妃庙,今存马援铜。大音犹战鼓,余韵或疑仲。世骇流传旧,人推铸冶工。蟾蜍圆顶列,翡翠绣文重。蹲踞环旁峙,周围体下空。响令群队进,降见百蛮从。一代经营意,千年战伐功。金汤全汉域,铜柱界尧封。零落香烟里,凄凉异代中。海祠难独立,神物会当缝。代祀湄洲天妃庙次直沽[元]线翥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华,喜色满宫袍。
妈祖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