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思考——刁镇中心小学德育典型材料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德育处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以德治校,重组德育机构,构建学校—德育处(大队部)—班主任(科任)—学生四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组织网络,将德育工作贯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把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探索,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文明行为习惯为核心的养成教育,以树立远大志向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坚持德育为首,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提升德育队伍素质。1、加强师德学习,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学校利用周一班主任例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理论,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及理论高度。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培训及班主任工作交流,每学期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学习、经验交流、班队会的参观等。同时发动班主任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提升管理水平及理论高度,3、加强少先队建设。本学期全镇召开了3次少先队辅导员会及培训,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理论水平,加强对各中队活动的监控与指导,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二、突出关爱,促进德育品牌建设。 1、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开学初以大队部为龙头,各班主任对各班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2、重视感恩教育。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感恩教育。例如在5月份开展了“享受亲情感谢母亲”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母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3、加强行为规范教育。(1)以行为规范为突破,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1234活动(1课前一支歌;2两句话:您好、谢谢;3三个好:走好路扫好地鞠好躬;4课后四件事:整齐摆放学习用具、让凳子归位、拾起身边垃圾、文明活动文明入厕)。学校制定《文明礼仪1234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多次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文明礼仪竞赛等形式,评选出“文明礼仪示范班”,颁发并悬挂流动红旗等等,全校学生文明礼貌和学习习惯各方面显著提高。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入学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于2011年9月在一年级开展了“好习惯养成月”活动,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2)以星级少年评价为抓手,规范养成教育习惯。学校制订《刁镇中心小学学生管理制度》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从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环境卫生、课间两操、爱护公物、少先队值周、学生奖励、学习习惯等各方面规范学生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大维度的全面评价中健康发展,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在学期末评选出“学习标兵”19名,“行为规范标兵”19名,优秀中队干部19名,三星级文明少年120名、二星级文明少年180名和一星级文明少年240名,刊登在学校校报和光荣榜上,表先进,树榜样,促发展。(3)以每周检查重点为导向,落实各项工作。组织值日教师与学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抽查工作,并把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反馈,对出现的弊端做到抓早,抓好。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
刁镇中心小学德育典型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