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茶陵派吴地文人研究
胡蝶
闽南师范大学
二○一三年六月
学校代码:10402 学号:2010012033
分类号: 密级:
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茶陵派吴地文人研究
学位申请人: 胡蝶
指导教师: 郑礼炬副教授
学位类别: 文学硕士
学科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授予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
答辩日期: 二○一三年六月
CODE:10402 NO.:2010012033
.: Classified Index: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Literature
Research on Literati
of Cha Ling School from Wu Area in Ming Dynasty
Candidate : Hu Die
Supervisor : Prof. Li Ju-Zheng
Specialty :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Master of Literature
University :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 June,2013
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
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闽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明代的茶陵派是衔接“台阁体”与“前七子”的一个重要流
派,在文学史上扮演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茶陵派宗主李东阳的文学创作作为这个诗
派的风向标,其诗学理论和人生态度影响了整个诗派的文人志士。茶陵派是个包容力非
常强的文学流派,它融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其中,吴地的
文人们以其较高的数量对诗派发挥着极高的影响力。从吴地走出加入茶陵派的文人们很
好地把家乡的文学特性和诗派的文学取向融合起来,形成了兴盛和壮大茶陵派不可替代
的一股力量。
本文以明代吴地为地域范围,以茶陵派的吴地文人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茶陵派吴地
文人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总结出属于这个时代、这个诗派、这个地域的文学共性。论文
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明代茶陵派和吴地文化概观。文章首先探讨了有关茶陵派的存在
和持续时间这两个学界存有争议的问题;其次从宗主李东阳入手,分析介绍李东阳的仕
途经历、人生态度、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取向;最后简单介绍了吴地地域概况和吴文化特
色。第二章是明代茶陵派吴地成员考。文章以从各种古文献中收集来的第一手材料,综
合展现真实、丰富的茶陵派吴地文人形象。第三章是明代茶陵派吴地文人探析。文章通
过对吴宽、“娄东三凤”、张弼、邵宝和储罐七人的深入研究探讨茶陵派吴地文人的综合
概况。第四章是明代茶陵派吴地文人的共性取向。以前三章的研究为基点,总结茶陵派
吴地文人在文学创作和人生态度上的某些共性取向。
关键词:茶陵派;吴文化;吴地文人;共性取向
I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Abstract
Chaling School is an significant school between “Secretariat Style” and “First Seven
明代茶陵派吴地文人研究(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