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柴胡入脾肺二经探讨.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时珍国医国药年第卷第期
中药柴胡入脾肺二经探讨
卢素红,刘菊妍
.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广州医药集团,广东广州
关键词:柴胡; 归经; 脾经; 肺经
标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药柴胡是临床常用解表药,昧苦、辛,性微寒。具有疏散退但与解表药的概念不相吻合,而且也难以用归经理论解释柴胡疏
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的功效。主治:少阳证,外感发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柴胡为发散风热药,轻清升
热;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散,宣透疏达,可用来治疗外感发热。根据《中药学》对解表药的
下垂;疟疾等。现有的中药类辞书大多将柴胡归属于肝、胆二经, 论述及柴胡的功效,我们认为柴胡还可入脾肺二经,既能用归经
难以全面地解释其归类、功效与临床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理论解释其功效与临床主治,又符合解表药主人肺经及膀胱经之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认为柴胡还可归于脾、肺二经,有利于全面解论,前后一致,不容易出现歧义。
释其属于发散风热药及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之功效。柴胡具有升举阳气之功
柴胡归经源流柴胡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可用于
宋之前的本草书籍,仅提及性味而均未涉及归经,至金元时治疗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以及短气,疲乏等证。临
期张元素创立了药物归经论及引经报使学说,经明清诸多医家的床上,柴胡亦为治疗脾胃病的主药。《神农本草经》中载柴胡:
不断补充和发展,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张元素在“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草经
《珍珠囊》中首载柴胡的归经:“柴胡,少阳厥阴行经药也。人足百种录》所言:“柴胡,肠胃之药也⋯⋯”。由此可见柴胡为阳明,
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本草择要纲少阳之药。《本草经解》日:“柴胡,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
目》:“柴胡,行手足少阳,以黄芩为佐,行手足厥阴,以黄连为肠胃,五藏六腑也。柴胡轻清⋯⋯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
佐。”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二载:“柴胡,手足少阳表里散之也。其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人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义
四经之药也。”均认为柴胡的归经为肝、胆、三焦、心包。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
明代李中梓《本草徵要》中载:“柴胡⋯入肝胆二经⋯⋯理肝聚自下矣”。因而从柴胡组方和临床应用来看,柴胡所治脾胃之
胆,善和解。”并未提及三焦及心包络。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病乃为司其本职。
中载:“柴胡,行足少阳经、厥阴经。”严西亭等的《得配本草》中柴胡可升举中气,以治疗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证,《脾胃
载:“柴胡,人足少阳、厥阴经。”现代中医药类教材亦持此观点。论》中补中益气汤之柴胡即表明柴胡入于脾胃经。《药品化义》
缪希雍却认为“柴胡,为少阳经表药,主心腹肠胃结气⋯⋯足少日:“柴胡,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
阳胆也。”认为柴胡独入胆经。黄宫绣《本草求真》中载:“柴胡, 以补中气。《本草正义》亦日:约而言之,柴胡主治,一为正虚,则
专人少阳胆经。”汪昂《本草易读》中亦载:“柴胡,人足少阳胆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

中药柴胡入脾肺二经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