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一、术语二、相关法规三、事故成因分析四、事故预防五、事故调查与处理六、案例分析一、术语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工伤事故—用人单位的职工在工作工作时间内、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以下情形均属工伤事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为疫区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二、相关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8721-86三、事故成因分析事故的4个因素:人生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环境因素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体现: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如: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掉了作用等。使用不安全设备;如: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如: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具进行机加工。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坐平台护栏。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忽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如高处作用不带安全带;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物的不安全状态体现: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如:无防护装置、防护不当等)②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如:安全间距不够、设施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等)③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如:无个人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合安全要求等)不良环境因素体现: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毒物、辐射、震动、高/低温….)不符合国家标准;作业环境不良(照明光线不良,作业场地狭窄,通风不良…)。管理上的缺陷: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员工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理论1:29:300129300330件事故海因里希通过大量事故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总结出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即330件事故中就有300件险肇事故(无伤害事故)有29件是轻伤事故,只有1件是重伤或死亡事故。海因里希理论多米诺骨牌遗传、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
工伤事故调查处理与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