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平面布置、防洪排涝第一节概况一、工业场地概述宜兴煤矿(原孟南庄煤矿)位于孝义市西南驿马乡孟南庄村附近,距孝义市约24km。距孝(义)~午(城)公路约14km,距介休-阳泉曲铁路支线兑镇火车站约12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孝~午公路相通,此外,还有与南同蒲铁路并行的大(同)~运(城)国家二级公路从井田边界通过,交通条件较为方便。矿井工业场地的选择及布置,结合井下开拓部署,自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现有场地及地面设施,本设计将工业场地分作山上和山下两块场地布置:即山上场地为利用原孟南庄煤矿三号井场地,主要布置有辅助生产区,通风区,110Kv变电站,并利用现有行政福利设施;山下场地位于上述场地东北侧,三交河西岸,为新辟场地,作为本次矿井设计的主井工业场地。二、工业场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等概况本矿区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属低山丘陵地形,地貌类型以侵蚀的黄土塬、梁、峁为主,其次为黄土冲沟地貌。~856m之间,相对高差达300m左右。地势呈西高东低,矿区地形最高点位于既有三号回风立井所处的山梁上,,地形最低点位于东南边界处三交河河谷,海拔标高856m,。本区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自井田西南方流过,是区域内最大河流。井田内主要河流有大河里、三交河,为季节性河流。该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空气干燥。冬季长,夏季短,气温变化较大。冰冻期每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根据《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1993)》,本区地震烈度为七度。第二节平面布置一、平面布置原则⑴、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有地面设施,协调井上下各主要生产环节,力求简化行政福利设施,节约用地,减少压煤,使整个设计切合实际,工程量少,投资省,节能降耗,工艺适用,安全可靠。⑵、矿井地面总布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矿属矿井、行政生活、辅助设施、风井场地、排矸场地等工程建设项目,并为后期选煤厂衔接留有合理的接口。⑶、建构筑物布置力求联合集中、布局规整、合理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相互协调统一、线路短捷、整齐美观,实用得体。⑷、竖向布置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台阶和确定标高,力求避免高填深挖,大动土方和挡护工程量,以及减少建、构筑物基础处理和防洪设施工程费用。⑸、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国家有关防火、卫生、安全、环保、绿化等规范、规程要求,力求避免“先天不足”的问题隐患,为矿井生产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美观、环境优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总平面布置工业场地布置按山上副井场地、山下主井场地分别布置:山下工业场地位于既有场地(山上)的东侧半山腰近山谷地段,为新开辟场地;山上工业场地利用现有场地及已有立井井口,布置在山梁上;两场地相对地形高差105~114m。,,。地面设施大致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以主斜井为中心的主要生产区(布置在山下),围绕副立井布置的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福利区。具体布置分述如下。a、山下主井场地:以新建主斜井为中心,按上、下两个台阶分别布置:上台阶(~1020m标高)布置有主斜井井口房,空气加热室,10/,以及提升综采设备之窄轨绞车道和材料调度绞车;下台阶(~
宜兴初步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