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震.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2
前言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几百万次地震,人们能感觉到的仅占1%左右,7级以上的灾害性地震每年多则二十几次,少则三、五次。
我洋和地中海一南亚两个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活动的录地震近万次,其中破坏性地震达6000多次;据1200~1989年资料统计,7级地震为147次,8级及其以上巨大地震共19次。1966年至今,大地震已达20余次。我国地震分布以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和台湾省区破坏性地震最多。其中台湾尤甚,大震多,频度高;新疆和西藏次之。
3
前言(续)
一次6级地震可释放6×1020尔格的能量,大致相当于 30~40万吨 TNT炸药的巨大爆炸, 7级地震可释放 2 ×1022尔格的能量, 8级地震可释放6 ×1026尔格的能量。可见地震释放能量之大。而且绝大部分能量的集中释放,于数秒种内完成。因此,地震灾害的猝发性和惨重性往往给人类生命以极大威胁,给经济财产以巨大损失。
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仅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余万人遇难于地震灾害;五十年代以来,全球破坏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逾 2 000亿美元。地震灾害是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中载中,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死亡人口达 80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死亡人数也超过 20万。令人痛心的 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工业城市毁于一旦,为世界地震史所罕见。
4
一、基本概念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人工诱发地震
按成因分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浅源地震:<7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300km
震源深度: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震源:地壳内部振动的发源地
5
体波
纵波(P):压缩波
横波(S〕:剪切波--破坏性最大
面波(L)
瑞利波(R):质点在XZ面上椭圆滚动前进
勒夫波(Q):质点在XY面上曲线前进
地震波
体波: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
面波:体波经过反射、折射后,沿地面传播的波
一、基本概念(续1)
6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
M=lgA
A:距震中100公里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最大振幅。(微米)
标准地震仪:,,最大静力放大倍率为2800。
一、基本概念(续2)
M<2 微震
2~4 有感地震
>5 破坏性地震
>7 强烈地震
7
一、基本概念(续3)
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
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在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坚硬基岩场地较松软土场地烈度小。
(1)地震基本烈度: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
(2)设防烈度(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经济性等的需要,对基本烈度的调整。
8
一、基本概念(续4)
9
二、地震发生的主要条件
10
1、震源机制: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
+
+
-
-
-
-
+
+
1
3
1
3
单力偶
双力偶
三、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

地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