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关于国花的演讲.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关于国花的演讲花文化简介中国是花的国度。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从考古遗迹中证实,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远古祖先已将大自然中美丽的花草树木引入生活中来,在粗制的石器上刻划各种花朵的纹样,甚至染上漂亮的色彩,用来美化生活。中国人视花有灵有情。借花以讴歌社会和人生中的真,善、美,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审美观。赏花的表达方式上,中国人既喜欢有直接客观的描,诉,咏,唱、观等方式表现或欣赏花卉自然之美与装饰效果,但更喜欢借花明志,以花传情表现主观的感受,故而常将花寓以多种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陶渊明之“采菊东篱”、林靖和之“疏影横斜”、周敦颐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兰当为王者香”、苏东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又如古诗文中常提到的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象征。林逋兰,一则花朵色淡清香,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孔子爱兰屈原佩兰郑板桥画兰鲁迅采兰孔子有言“兰为王者香”,此言含义一是兰香为香中之王,二是,兰只为王者而香。兰隐于幽深的山谷中,不开花时,与群草无异,只有王者才能认识到兰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及其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经冬不凋,自成美景,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是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宋代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会借花来表达自己的文化内涵,那种花就被叫做国花。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中国是唯一一个未确立国花的大国。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往我国国花评选,牡丹、梅花各有众多呼声。 1903年,清朝赦定牡丹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1929年,前国民政府将梅花定为国花。牡丹是大众化的,是普通大众欣赏品位的代表。相对于牡丹的群体欣赏口味,观赏梅花更多是一种个体的审美体验,因为它历来被更为敏感的知识分子所把持。梅花及其象征的精神,是由历代知识分子总结赋予的。时乖命蹇的时候,他们以梅花自我期许,并且把梅花人格化,甚至“梅妻鹤子”。普通大众在勤苦劳作之余,可怜而有限的感官之娱,必然指向色彩浓烈喜庆的东西比如牡丹,而审美意义上的梅花之“瘦”,却可能无法激起甚至无暇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我国许多专家认为一国两花较为合适,梅花可以代表,牡丹可以代表的花卉,一乔木一灌木,一个象征精神文明,体现中国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一个象物质文明,体现国泰民安、富裕祥和。同尊梅花和牡丹为国花,可激励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继续自强不息,为实现牡丹象征的幸福和繁荣而努力。篇一:演讲稿演讲稿: 我愿做一朵圣洁的白莲有人甚爱牡丹,因为它雍容华贵,展示着夺目的鲜艳,有人甚爱夭桃,因为它姣好的容颜在春风中绽放动人的笑靥。我却独爱洁白的莲花,它不事粉饰,清新自然,不慕奢华,甘于淡泊,她素心高洁,一尘不染,播放幽香。我是一朵圣洁的白莲,每

做关于国花的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