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
编号
经济指标名称
概念
备注
1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有三种变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他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对应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GDP能够反映一个均生活水平。我国从1992年开始通过生产法实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逐季累计值的核算。
2
三大产业
根据社会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指从自然界获取初级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活动,包括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指从自然界获取矿产品,以及对各类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活动,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为生产和其他活动提供各类服务的部门,包括行业分类中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类行业。
3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加上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是生产法计算的。
4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这两个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5
城镇固定
资产投资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城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
县城及以上区域内发生的投资,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管理的建设项目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投资均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6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之和。
它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7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